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科技業瘋AI 還沒找到獲利方程式

AI熱潮現在還沒辦法貢獻科技大公司利潤。  (路透)
AI熱潮現在還沒辦法貢獻科技大公司利潤。 (路透)

本文共702字

經濟日報 編譯黃淑玲/綜合外電

科技公司現在各個都在標榜新的人工智慧(AI)技術,但大家顯然都還沒找到AI相關產品要如何創造獲利的方法。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生成式AI工具還未經實證,同時運作成本相當高:要有搭載著昂貴晶片的強大伺服器,耗費許多電力。微軟、Google、Adobe等科技公司投資AI時,都在試驗產品怎麼做、該如何行銷、怎麼定價等一系列的策略。

知情人士向WSJ透露,微軟首批生成式AI產品中的GitHub Copilot服務仍在虧錢。微軟和Google現在都對他們的軟體產品發表了新的AI升級服務,價格因而跟著調高。

Zoom有時會使用自行研發的簡單版AI,來降低成本。Adobe等公司對使用具AI功能的服務設下每月使用上限,收費依使用量來計算。

WSJ分析,AI如果要做成一套標準化的軟體,通常難有經濟規模,因為每一道提問,AI都需要密集、新一輪的運算。於是,愈多人使用該AI產品的話,要建構的基礎架構就會更加昂貴。所以,如果提供AI服務的公司想要對客戶收取一個統一固定的費用的話,已經很可能預告就是會虧本。

例如,微軟以合作夥伴OpenAI的技術所發表的GitHub Copilot服務,協助程式設計師創造、修正或翻譯編碼,推出後頗受市場歡迎,超過150萬人使用。可是由於服務的營運成本太高,據了解GitHub Copilot還一直處於賠錢狀態。

微軟對這個服務的使用者,收取月費10美元。據悉在今年初期推出的幾個月,每位使用者平均讓微軟每月損失逾20美元,有些使用者的成本高達每月80美元。也就是客戶愈多,就愈賠錢。

現在業界調整收費方式,多以基本費依固定收費標準,一定用量或高階運用,再依使用量或使用的服務等級另外計費。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歐盟對臉書IG啟動調查 質疑未盡力防兒童網路成癮
下一篇
美元反彈 Fed 官員談話推升美債殖利率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