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美國經濟會硬著陸嗎?克魯曼舉兩論點反駁桑默斯

美國前財長暨哈佛教授桑默斯(左)去年6月說,美國要把高通膨控制下來,得付出失業率連兩年7.5%的代價。但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右)則舉二論點,反駁極端「硬著陸」論調。圖/路透
美國前財長暨哈佛教授桑默斯(左)去年6月說,美國要把高通膨控制下來,得付出失業率連兩年7.5%的代價。但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右)則舉二論點,反駁極端「硬著陸」論調。圖/路透

本文共2044字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美國聯準會(Fed)為了壓抑通膨,去年3月啟動一連串升息,如今就業市場仍強勁,通膨雖從高峰下滑但仍大幅超標,Fed升息腳步會不會在6月停頓仍是未知數,萬一貨幣政策持續緊縮,經濟「軟著陸」(soft landing)還有機會達成嗎?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專欄分析此問題。他說,有些經濟學者依據1980年代的往例,斷定把通膨打下來經濟非「硬著陸」(hard landing)不可,但歷史未必是好的指引。克魯曼個人認為,平順地讓通膨降下來,同時不引發嚴重衰退,仍是可達成的目標。風險是:貨幣政策可能縮得過緊,也可能縮得不夠,所以最終結局或許是一場不必要的衰退,不然就是短期內通膨無法控制下來。

軟著陸

克魯曼指出,所謂「軟著陸」並無標準定義,但若說指的是「讓通膨率降到可接受水準,同時不導致失業率大增」,多數經濟學家應會同意。

那麼,通膨率要降到多低,才能讓人接受?在1980年代雷根時代後期,4%的通膨率被視為適當的。但到1990年代,Fed和其他富國央行開始接受2%是合宜通膨率的觀念。此後,央行認定讓通膨率持穩於2%的目標,攸關央行維持物價穩定的公信力。

再看什麼叫失業率「大增」。決策官員曾認為,除非通膨失控,否則低於4%的失業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但克魯曼認為他們錯了,因為2010年代末,美國失業率就曾降到「3」字頭,同時未見到通膨加速。)

硬著陸

因此,決策官員現在或多或少認為,期待2%的通膨率與大約3.5%的失業率並存,是極不切實際的奢望。

曾任美國財長的哈佛大學教授桑默斯(Larry Summers)去年6月就宣稱,美國要把高通膨控制下來,非得付出失業率連續兩年盤旋在7.5%高點的代價不可,這顯然意味經濟將「硬著陸」。

不著陸

其他經濟學家,包括哈佛經濟學教授佛曼(Jason Furman)和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曾預言通膨可能長期維持在4%以上,佛曼稱那種情境為「不著陸」(no landing)。

憂心硬著陸的理由

然而,世事並不是非黑即白,較不極端的結果可能落入灰色地帶。克魯曼說,失業率有可能攀升到僅略高於4%,或如經濟學家蓋農(Joseph Gagnon)推測,失業率持續偏低,同時通膨降到約3%後就持穩。

克魯曼指出,擔心「硬著陸」有兩大理由:1.通膨有惰性,一旦根深柢固,就難壓抑下來。2.央行打通膨的工具既鈍又不精確,結果可能是「過」或「不及」。

事實上,在1980年代的美國,通膨從那個年代初期的10%左右,降到老布希總統勝選時的4%,但卻導致失業率暴增,一直到1987年才降回1979年的水準。

去年桑默斯主張,這回要壓低通膨,可能和昔日一樣艱難,因此他才會拋出「失業率必須升到7.5%」那種恐怖水準的論調。

兩點反駁極端硬著陸論調

然而,克魯曼舉兩個論點反駁:

一、2023年的通膨不像當年的通膨那麼深植於經濟。

當時,勞資協商新聘雇合約,動輒允許頭一年9.8%的年薪調幅、次年再調薪7.9%,足見對未來通膨的預期有多高。反觀今天,訪調結果顯示,企業僅預期未來一年成本增加不到3%,勞工期待的工資調幅也只有3%左右。

二、「讓經濟降溫而不造成工作大量流失」,是可能達成的。

看看現在的職缺數和辭職率,兩者都還偏高,但已從一年前的高峰大幅降下來,同時失業率也未升高。

克魯曼認為,即使通膨繼續橫向移動,而不是降下來,也足以反駁極端「硬著陸」的一些論點。例如,桑默斯宣稱,美國失業率必須飆上7.5%,一部分是根據失業率須升上5%才能使通膨穩定下來的觀點。但就此刻而言,那顯然不足為信。

Fed經濟導航面臨的風險

現在,Fed貨幣決策走到十字路口,面臨升息該不該停下腳步的兩難抉擇。決策官員總是說,政策「視數據而定」,會檢視最新的經濟報告再作定奪。

問題是,許多官方經濟數據落後實際經濟現況太多,而且日後經常修正。更重要的是,貨幣政策調整不會馬上立竿見影。這可能導致Fed的政策反應太強烈,以致無謂地把經濟推入衰退。

克魯曼打個比喻:想像一架飛機有能力「軟著陸」,但駕駛試圖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穿越濃霧,儀表板上給的飛航高度數據卻是五分鐘前的估計值,很不可靠。顯然後果不是可能墜機(亦即「經濟衰退),就是降落時整個滑出跑道(亦即「通膨揮之不去)。

軟著陸機率頂多五成 途中顛簸難免

所以,回到原先的問題:美國經濟能達成「軟著陸」嗎?考量通膨持續黏著且難以壓下來,以及決策官員維持經濟平穩著陸面臨的困難,克魯曼認為,「軟著陸」機率很難高於50%。

不過,若把視野拉大,新冠肺炎疫情帶給經濟重大衝擊,俄烏戰爭使通膨情況雪上加霜,美國經濟卻挺了過來,Fed調查顯示78%的民眾自覺財務情況至少尚可。整體而言,這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即使經濟「著陸」過程有些顛簸;就業市場這麼強,即使失業率暫時上升,也不致造成太大的苦難;通膨是超標,但仍在昔日認定為可容忍的水準,即使持續得比Fed預期久也非災難。除非硬著陸真的發生,否則,美國疫後經濟將展現超強的韌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南韓出口連七月成長
下一篇
路透:特斯拉不再積極開發下一代「一體化壓鑄」工法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