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庫克說「印度很多人進入中產階級」蘋果財報優於預期 當地iPhone成長空間大

提要

印度崛起

蘋果示意圖。(美聯社)
蘋果示意圖。(美聯社)

本文共1820字

理財周刊 文‧洪寶山

蘋果繳出一份超乎市場預期的財報,宣告印度在蘋果的未來發展規劃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除了在生產基地多元化方面傾向印度,蘋果還更加重視印度市場的業績。儘管蘋果營收比上一季的972.8億美元減少了3%,但在諸多手機廠都衰退之際,iPhone以年增率不降反升2%的513.3億美元營收,讓世人見識到蘋果的產品獨特魅力和業績韌性。

蘋果財報優於預期 歸功印度客戶換機需求

蘋果CEO庫克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超出華爾街預期的財報主要歸功於印度客戶的換機需求。由於價格的關係,Android系統在印度有難以撼動的統治地位,即使是蘋果從2016年開始布局印度市場,也難以佔有一席之地。

根據Canalys數據,2022年印度智慧型手機平均售價為206美元(不含稅),而入門iPhone SE零售價為429美元,iPhone平均售價為898美元。原因就在於缺乏工作機會、低薪等因素,越來越多印度人放棄找工作,因此蘋果的精品路線過去在印度市場吃不開。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也是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但智慧型手機的滲透率仍然不到50%,這讓蘋果看到了機會。在第一季法說會上庫克表示:「我在印度看到的是很多人進入中產階級,希望我們能說服他們中的一些人購買iPhone。」

印度人口紅利優勢 未來iPhone成長空間大

印度是蘋果尚未完全攻克的最大市場,iPhone在印度智慧型手機市占率不到5%,截至今年三月底,蘋果在印度營收較去年41億美元年成長近50%,同樣以Android系統為主的中國,過去因中產階級不斷成長,從Android到iOS的換機潮讓蘋果在中國的市占率達18%,印度政府表示,未來十年,該國勞動年齡人口將超過十億,這意味著iPhone在印度未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在過去四十年期間,世界見證到中國人口紅利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根據聯合國人口司的數據,今年四月印度人口達到14.2477585億人,超越中國14億1175萬人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截至2020年,印度每月新增約100萬人口。2022年印度大約有2300萬新生兒出生,即每天約有6.3萬人出生,這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

目前印度國內人口有27.3%介於15歲到29歲,這讓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之一,由於印度嚴格規定禁止國際品牌開設自有品牌門店,除非品牌產品大部分來自印度境內,為了搭上印度人口紅利,蘋果決定擴大對印度的投資。2021財年印度的iPhone產量估計占全球1%。

印度製造iPhone 出口規模年增四倍

而在截至2023年三月的一年內,蘋果在印度的iPhone出口規模約50億美元,幾乎是前一年的四倍。透過富士康、和碩等合作夥伴的擴產,蘋果目前在印度生產了近7%的iPhone,印度商務和工業部長Piyush Goyal表示,蘋果的目標,是將這一比例提高到25%。也就是說,未來將有四分之一的iPhone是印度製造。富士康計畫將位於印度金奈一座現有工廠產能翻倍,力爭到2024年,年產約二千萬部iPhone,員工數量也增加二倍至十萬人。新的生產基地和擴產計畫可以使印度的iPhone組裝比例從目前的5%提高到10-15%。

受到歐美主導供應鏈重組影響,製造業正湧向印度,尤其是手機與半導體等重要行業,印度有望在21世紀末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不過,要想成為蘋果供應鏈的關鍵一環,印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印度缺乏高度專業化的勞動力,從事資訊技術相關的員工僅大約500萬人。

印度最大的集團公司塔塔集團,也是蘋果供應商之一,在印度霍蘇爾經營的一家工廠所生產的零組件,最終能被富士康進行組裝的僅50%,這跟蘋果期待的零缺點目標差距仍大,台商享受人口紅利的時間應該比在中國來得久。

利用低成本原油 生產加工品轉售歐美

隨著印度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努力發展本國製造業的同時,也強調自身的獨立外交立場,印度將憑藉自身實力獨立於歐美中的國際政治角力風波之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俄烏戰爭期間,無懼歐美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禁令,一邊購買創紀錄數量的俄羅斯原油,印度四月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預計超過一天二百萬桶,佔印度石油進口總量近44%。

另一邊加工石油產品,並將其轉售給歐美國家,目前俄羅斯原油與布蘭特原油價差約為每桶25美元,幾乎是一桶原油價格的三分之一,汽油或柴油等精煉產品的價差更大,可以說印度是俄烏戰爭的贏家之一,無論是經濟上或是國際政治上都是。

※理財周刊1186期更多精采文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理財周刊是一本專業的投資理財雜誌,提供多元的熱門財經議題、產業趨勢報導,協助讀者精準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日銀既然比誰都鴿 日圓將貶向160 阻貶也將歸於徒勞
下一篇
老債王:10年期美債殖利率邁向4.75% 避開科技股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