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中小銀行爆雷 關鍵仍看大型銀行與非銀機構

本文共2545字

經濟日報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近期美國區域型銀行再度爆雷,本篇文章將聚焦近期美國一連串的銀行危機是否有可能醞釀成更大的金融風暴,以及後續關注重點。

繼 3 月矽谷銀行及簽名銀行倒閉、瑞信爆發財務危機以來,近期美國區域型銀行於上週再度爆雷,5/1 JP Morgan 宣佈將承接第一共和銀行所有存款及大部分資產,隨後西太平洋及西方聯合銀行再出現危機,重新引發市場對金融脆弱性的擔憂,不僅拖累金融股表現,更造成油價崩跌。

本次M平方系列文將探討升息循環下銀行業面臨的困境、歷史上信貸週期的演變、以及展望更長線全球金融結構的改變,而本篇文章則聚焦近期美國一連串的銀行危機是否有可能醞釀成更大的金融風暴,以及後續關注重點。

一、回顧三大逆風,同樣劇本不斷上演

觀察近期美國中小銀行持續爆雷,看似單一事件,實際上則反映金融環境的改變,升息循環至今對經濟造成的滯後影響正在發酵,本次第一共和銀行以收購告終,事件始末便是反映我們於 3 月報告所提到的升息循環下銀行業所面臨的三大逆風:

‧ 資產損失:在利率大幅提升的環境下,不僅政府公債、公司債皆面臨帳面價值減損,高度利率敏感的不動產抵押證券也同樣受波及,如上週倒閉的第一共和銀行,其資產有超過一半以上皆為房地產貸款以及 MBS,疫情後房地產蓬勃發展,2020 年起第一共和銀行的房地產貸款更是由 720 億大幅上升至 2022 年底 1,380 億美元。

‧ 存款流出:而由於銀行存款利率調整較慢,導致資金湧向貨幣市場基金,觀察貨幣市場基金總規模今年以來增加近 5,300 億,所有商業銀行存款自 2022 高點統計則流出 9,600 億,其中 6,000 多億的流出發生於今年。而在矽谷銀行事件爆發後,更導致市場情緒緊張,加劇未投保存款戶的擠兌,第一共和銀行中未投保的儲戶佔比更高達 67%。

備註:存款保險是指在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保險範圍內的銀行倒閉時,FDIC 將對銀行客戶進行賠償,而每個存戶(per ownership category)在每個 FDIC 保險銀行(per FDIC-insured bank)內的存款最高可獲得至少 25 萬美元的保險金額,若單一存戶於單一 FDIC 保險銀行存款高於 25 萬美元,多餘的部分則被視為是未投保的存款。

‧ 利率倒掛:美國 10 年期減 2 年期公債利差 自去年 7 月以來,至今已倒掛接近 1 年整,快速升息導致短天期的利率向上升破長天期以致出現殖利率曲線倒掛,除了對銀行賺取利差的商業模式造成衝擊外,也讓銀行在面臨流動性問題時,難以利用短期融資去應對,目前聯準會窗口貼現利率高達 5%,遠超過第一共和銀行 3% 左右的長期住宅貸款利率,3 月時因應矽谷銀行推出的銀行期限融資計畫(BTFP),其貸款利率為 1 年期隔夜指數掉期利率(OIS)加上 10 bp 的溢酬換算後,最新利率也高達 4.8%。

財經M平方/提供
財經M平方/提供

二、銀行風暴延燒是否需要擔心?風險集中在中小銀行,大銀行相當安全

拆解美國銀行業狀況,根據聯準會統計,美國目前銀行業主要由銀行控股公司(Bank Holding Companies)以及州立銀行(State Member banks)組成,在前者共計接近 4,000 家中,便持有將近 94% 的銀行資產,其中受大型金融機構監管協調委員會(LISCC)監督的 8 家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G-SIBs)總資產規模佔整體商業銀行的總資產近 6 成,而存款總額佔比也過半,由此可知,大型銀行仍為美國銀行業主要的骨幹,只要風波不擴及到大型銀行,便很難看到爆發全面的系統性金融危機。

註:資產規模排行前 25 家定義為大型銀行。財經M平方/提供
註:資產規模排行前 25 家定義為大型銀行。財經M平方/提供

以目前情勢總結來看,我們認為風險仍集中在中小銀行,而大型銀行,尤其 G-SIBs 依舊相對安全,從結構上觀察可以歸結於兩大項因素:

‧ 美國貸款曝險分佈,中小銀行受房地產影響較大:目前高利率造成銀行存款流出、持有資產價值減損的情況,主要影響銀行帳面的流動性,並未發生實際違約或倒債而引發破產的情況,觀察目前基本面的違約風險,我們認為當下僅商業房地產表現較為脆弱,而這也是唯一中小銀行明顯曝險高過於大型銀行的部分,但此部分有風險的是佔比 12% 的辦公室商用相關,我們也將在後續系列文更詳細探討房市當下的風險。

‧ 大型銀行受更嚴格的監管要求,具有緩衝能力:在本次系列文當中,M平方也多次提到金融海嘯後監管機構對於銀行的規範日趨嚴謹,尤其巴塞爾協定修改後,對 G-SIBs 的資本適足要求及計算方式也更為嚴格,美國針對持有超過 1,000 億美元資產的銀行控股公司的 CET1 資本適足率要求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1)最低要求:所有銀行均要求最低 4.5%。

2)壓力測試資本緩衝區間(Stress Capital Buffer, SCB):針對部分銀行要求額外至少 2.5%。

3)系統性重要銀行資本緩衝(G-SIBs Surcharge):針對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G-SIBs)則要求額外至少 1%。

由此可知,G-SIBs 的 CET1 資本適足率要求最少要有 8% 以上或甚至更高,反觀矽谷銀行、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等非系統性重要銀行,僅需滿足最低要求及最低緩衝區間。統計至 2023 年 Q1,大型銀行 CET1 資本適足率普遍均落在 10 ~ 15% 之間,並高於巴塞爾協定所要求的標準,同時觀察美國聯準會目前銀行超額存準仍有 3.2 兆的水平,其中有接近半數均來自於上述美國 8 家 G-SIBs,顯示大型銀行資金仍充裕。

註:資產規模排行前 25 家為定義為大型銀行。財經M平方/提供
註:資產規模排行前 25 家為定義為大型銀行。財經M平方/提供

財經M平方/提供
財經M平方/提供

三、關注非銀行機構可能對金融體系造成的影響

在持續高利率的環境下,我們應該要留意什麼訊號,才能提前掌握金融危機的前兆?大型銀行目前看似安全,但金融市場是否仍存在其他破口?事實上,銀行業雖仍舊為金融市場的核心,但如同上一篇文章提及,金融海嘯後,大幅 QE 導致部分資金正在逐漸朝向監管較為寬鬆的非銀行金融機構(NBFIs)流入,根據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統計,2021 年全球銀行所持有的金融資產為 182.9 兆美元,而 NBFIs 則為 239.9 兆,佔比達到整體的近 50%,這也是我們認為在未來更加需要留意的部分。

更多解析歡迎加入<財經M平方>Line官方帳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MacroMicro/財經M平方是亞洲首家以總體經濟為出發點的投資資訊平台。我們致力於將關鍵的數據轉化為友善的圖表,協助大家創立屬於自己的投資地圖。財經M平方正改變著過去資訊不對稱的時代,讓投資人不再被動接受資訊,而是主動「重視基本面」並且能夠「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日本因應觀光公害 掛黑布阻拍富士山、設鳥居柵欄
下一篇
AI帶旺財報 Google母公司Alphabet晉身2兆美元俱樂部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