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專家之眼】一個全新的烏克蘭誕生了:禍兮福之所倚

本文共1069字

聯合報 劉明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學博士

就在不久前,也就是2023年5月28日這一天,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加盧津(Mikhail Galuzin)才對烏克蘭開出四個和談條件:烏克蘭停止軍事行動、烏克蘭須回到中立國地位(即不能加入北約和歐盟)、承認現有領土、把俄語定為烏克蘭的官方語言。沒想到,小國烏克蘭現在已經發動旨在收復全部失土,包括克里米亞的「重大」行動。

很多人是這樣子的:要是遭遇挫折、失敗、打擊,就哭天喊地,以為這輩子全沒了;要是現在志得意滿、有權有錢,就會相信未來也會繼續有錢有權,誰也拿不走。可是,老子告訴我們:不是這樣。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目前的俄羅斯、烏克蘭正是老子這句話的寫照。

「或許烏克蘭該感謝俄羅斯」這句話聽起來很殘忍,但是,卻可能是冥冥當中歷史的安排,是解決烏俄糾纏最好的方式,也說不定。戰爭很殘酷,但是,它同時也是浴火重生的最快方式。回想長達200年的十字軍東征,死傷慘重,但同時趕走了歐洲的黑暗時代,迎來了歐洲的文藝復興,這才有現在的西方文明。從這個角度來看,烏克蘭因禍得福。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豈虛言哉?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烏克蘭蒙受巨大損失,除了部分領土被占之外,原有的平靜生活被整個打亂,現有1150萬的烏克蘭人流離失所,或在國內或在國外;目前死傷戰士和平民約有十多萬人;30%的領土被布雷,而排雷則需很長時間;超過60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數量難以估計的文化資產遭到蓄意破壞或侵占;被占領區「去烏化」、孩童不准說烏語、烏克蘭歷史遭改寫;許多城市被炸為平地,例如切爾尼希夫(Chernihiv)、馬立波(Mariupol)、哈爾科夫(Kharkiv)、巴赫姆特;為了迫使烏克蘭投降,許多電力和水利設施遭到摧毀,這讓烏克蘭人在寒冬中受凍…...。

自從俄國入侵烏克蘭,烏克蘭正加速將原本聚焦在廢除共產主義歷史的運動轉為「去俄化」運動,例如將勝利日定為西方的5月8日而非俄羅斯的5月9日、拆除與俄羅斯有關的紀念碑和雕像,並以烏克蘭的獨立運動領袖、詩人、藝術家、士兵以及戰場上的英雄的名字,重新命名街道。

歷史總是充滿了意外。戰爭沒有讓烏克蘭人屈服,反而愈挫愈勇,這筆血債加上過往的血債,讓烏克蘭人永遠地回不去了,回不去俄羅斯的懷抱。經此一戰,剪不斷理還亂的俄烏關係可以弄得乾乾淨淨了、俄語以及親俄勢力很難在烏克蘭再現蹤影、烏克蘭人更加團結;另一方面,戰爭開打之後,烏克蘭的政治、外交、經濟、軍事與歐盟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烏克蘭將甩開俄羅斯,大步邁向西方,加入北約、加入歐盟、使用歐元。一個全新的烏克蘭誕生了,這都要感謝俄羅斯總統普亭!

圖為8日位於烏克蘭盧甘斯克地區的前線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圖為8日位於烏克蘭盧甘斯克地區的前線烏克蘭士兵。(美聯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