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文創產業為何走不出去?推動20年外銷比率僅一成

本文共978字

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即時報導

文化部今年推動文化成年禮金政策並可望常態化,對文創產業可說是一劑強心針。不過,立法院預算中心上月公布報告,指出政府推動文創產業發展逾20年,文創產業仍以內需市場為主,近十年整體文創產業外銷比率僅佔一成,文化產品貿易多年逆差。此一報告也示警,在少子女化趨勢下,未來台灣文化消費人數漸減,勢必高度依賴內需市場的文創產業,必須及早因應。

立法院預算中心上月公布「近年中央政府扶助文化創意產業政策執行概況及成效之探討」,並統計2011到2021年,15項文創產業每年的內銷/外銷比率。其中出版產業和電影的外銷比率,2021年只約3%,音樂與表演藝術、廣播電視更慘,兩者外銷比率都只有1%。台灣流行音樂曾被視為華文世界的龍頭,外銷比率也僅佔1成。

外銷比率最高的是產品設計與數位內容產業、設計品牌時尚,2021年的外銷比率分別是66%與36%、22%。15項文創產業2021年的整體外銷比率則為11%。

若認為是疫情影響外銷,除了產品設計和數位內容產業,其他13項文創產業,疫情前的2019年和受疫情影響的2021年相較,外銷比率幾乎沒有變化。若再看這十年的數據,除了數位內容產業外銷比率增兩成、設計品牌時尚增16%、流行音樂增5%、工藝產品減少12%之外,其他文創產業也幾乎沒有變化。

華山文創園區董事長王榮文分析,若拿台灣的文創政策與成功製造韓流的南韓相較,南韓政府是「建構整個生態系統」,不會只是單點思考。台灣的文創政策卻是零散、片面與個人,「誰的聲音大政府就補助誰」,不曾從完整的產業生態體系思考規劃。

此外,如出版、電影、表演藝術等產業,外銷的主要市場都是華文世界,華文世界又以大陸為最重要的市場。王榮文表示,大陸對文化產品的引進設限重重,成為台灣文創產業外銷的最大瓶頸。

文化部則表示,疫情趨緩,世界各國逐步重啟國際交流,台灣文化團隊也已陸續重返國際舞台,這也是台灣文化內容輸出、形成國際台流的關鍵時刻。為改善我國影視音文化內容製作經費與國際差距仍大,且政府預算不足,無法捲動民間資金進場現況,文化部向行政院提出4年百億的文化黑潮計畫並通過。

文化部表示,此一計畫搭配文創法投資抵減,透過擴大對台灣文化內容補助、國發基金投資、捲動民間資金進場等策略,提升文創產製能量與規格,並引進國際資源培育產業關鍵人才,協助台灣影視產業升級,將台流推向全世界,消弭文化產品貿易逆差。

匯聚台灣文創產業的文博會總是吸引滿滿人潮,但文創產品卻有「走不出台灣」的危機。圖...
匯聚台灣文創產業的文博會總是吸引滿滿人潮,但文創產品卻有「走不出台灣」的危機。圖為2016年的台灣文博會。本報資料照片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新一波鋒面周三、四通過嚴防致災性強降雨 南市府提醒避免山區活動
下一篇
今彩539第113105期開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