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農業部要拿出升格氣魄和作為

近日有農業發展基金為吸收進口蛋價補貼5.7億的爭議,質疑聲浪認為這種做法圖利特定廠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有農業發展基金為吸收進口蛋價補貼5.7億的爭議,質疑聲浪認為這種做法圖利特定廠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1426字

經濟日報 社論

農業部今年成功從農委會升格為下轄八司七署的部會,升級為部也意味政策思維要同步調整,才能讓國人看到升級的價值;最近的一些爭議,反映出改革步調要加快。

第一是農業發展政策。台灣農業發展本不易,但有些顯而易見的問題應可未雨綢繆,最新案例就是紐西蘭乳品開放爭議。2013年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簽署,紐西蘭是農業國,因此當初我國爭取了不少緩衝條款,特別是開放時間延後以協助產業轉型或升級。例如乳製品爭取到長達12年「關稅配額」的緩衝,也就是配額內零關稅,配額外課徵每公斤14元的高關稅,不過2025年緩衝落日後,就必須開放所有乳品以零關稅進口。農業部的前身農委會是當時談判的主導者,談完後也驕傲地對外宣導談判順利爭取到緩衝,要農民「免驚」。

然而隨著2025年的開放大限接近,今年酪農產業團體陳情後,方見農業部提出幾項因應對策,包括制定合理生乳收購價、持續推廣國產鮮乳、強化標章區隔台灣生乳與紐西蘭液態乳等。

事實上,過去幾年紐西蘭乳品配額用罄後,進口商還是付高額關稅繼續進口,意味著進口品就算每公斤加價14元仍有競爭力及利潤;2025年這14元的關稅移除後,對國內酪農業者的價格競爭壓力,明顯可以預見。然而現在才起步調整,無怪乎業者焦慮。

農業部或許認為乳品市場不大影響有限,但這些問題的最大影響是導致農業部門對政府的信心流失。特別是台灣仍想跟美國談自貿協定,要爭取加入CPTPP,想當然耳農業部還是會以爭取緩衝機制來降低產業反對,但若這種緩衝只是拖延戰術而非解決問題機制,那麼要說服產業支持政府政策,只會舉步維艱。

另一個類似的爭議則跟蛋荒有關。近日有農業發展基金為吸收進口蛋價補貼5.7億的爭議,質疑聲浪認為這種做法圖利特定廠商。本案凸顯出不少結構性問題。首先蛋荒風險早在去年秋冬季就已出現,但農業部卻拖到今年第1季各國四處搶蛋時才開始反應;其次補貼進口蛋價的對錯見仁見智,引發爭議者則在於台農發公司與民爭利,以及圖利少數業者的質疑。

這些問題都跟未善用緩衝時間提早作業,匆忙上路只能便宜行事有關。另外,台農發公司的角色定位不明問題,再度浮上檯面。當初政府借鏡紐西蘭奇異果ZESPRI行銷經驗,想透過台農發公司從整體策略協助調整國內產能、調查出口市場商機、及規劃海外市場的行銷宣傳,協助打造農業Made in Taiwan品牌來推進國際市場。如今台農發不斷傳出發展自己的品牌直接參與市場競爭,在本次雞蛋之亂又有體制外白手套之嫌,都跟原來的設定及定位愈走愈遠。

當然農業部也有值得嘉許之處。日前中國大陸又以病蟲害為由禁止我國芒果,但農委會分散市場有成,芒果不再仰賴大陸市場,今年至7月大陸只占我農產品外銷比重的9.1%,創史上新低。近年中國大陸以不符衛生檢疫規定為由,陸續禁止我鳳梨、釋迦和蓮霧、柑橘類水果輸入,在此前鳳梨、釋迦出口額7,000萬美元左右,中國大陸占比有九成;柑橘類水果出口額1,700萬美元,中國大陸亦有六成市占率。在被禁止輸陸後,2022年我鳳梨及部分柑橘類水果便無出口對岸的紀錄,釋迦與蓮霧輸陸比重則降至4%,這些是被迫的被動分散。不過芒果輸陸2019年出口額曾達1,000多萬美元,但經輔導後發現日韓市價更好,今年輸陸金額只剩171萬美元,從而在這次禁令下能避免衝擊。未來分散外銷市場的工作依舊重要,期待農業部能在此基礎繼續努力。

總之,升格農業部絕對是正面發展,但也要帶入跟農委會時代不同的思維,做出不同的成績,才能真正獲得國人的支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美中經貿再掀烽火 台灣當自強
下一篇
​改善兩岸關係 經貿先行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