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63歲大叔看台灣年輕人,從「小確幸」到「厭世」:別因對投資的焦慮,讓人生壓力愈來愈大

提要

有財富不一定幸福,只有幸福才是真正的財富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1415字

商業周刊 《跟錢好好相處》

投資理財類書籍一向是出版界的印鈔機,因為大家對怎麼透過投資來賺錢,不只是充滿了興趣,但同時也是充滿了焦慮。幾乎所有的書都圍繞著「財富」打轉,因為作者和讀者都認為只要賺到了錢,就會讓人生幸福美滿。但是,「擁有財富」真的能跟「幸福人生」畫上等號嗎?

《跟錢好好相處》這本新版的當年經典,卻警告世人「如果你有無止境的欲望,就永遠不會幸福」。如果你一直追求賺更多的錢、買更多的東西,以及享受更豪奢的生活,因為永不滿足,就不可能讓自己擁有幸福的感覺。

這個觀點恰似當頭棒喝,讓讀者重新思考,該如何重建跟錢的關係?說穿了,就是「如果要過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到底多少錢才夠?」賺錢的目的不是「累積財富」,而是「讓人生更美好」。你該為了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活,而不是為了錢奔波辛苦。

大多數人對金錢非常焦慮,是因為永遠擔心不夠用。不過,只要你在做任何消費之前,先問自己這是「需要」?還是「想要」?想清楚之後,其實就不會那麼焦慮了。

例如,子女上體育課要買運動鞋,這是「需要」,但如果要買的是名牌貨,那就是「想要」了。如果你買的都是前者,錢真的不需要那麼多。追求時尚的虛榮,錢一定不夠;但若只求實用,就不會一直為錢發愁。

特別是職場及企業生態已經開始改變、退休金制度正逐漸瓦解、退休已經成為奢望的今天,這本經典增加的全新篇幅就是要勸年輕人「必須及早為退休做準備」。

台灣年輕人的心態已經從尚稱積極的「小確幸」,演變到有些消極的「厭世」,再到如今更無為的「佛系」,其實令人非常擔心。投資賺錢或許伴隨著風險,但簡約度日則是可以由自己完全掌控的。

這本書關心的,真的不只是金錢,而是整個人生。因此書中雖有許多投資的正確觀念,卻鮮少觸及投資的技巧。太多時下的理財專家總愛把投資講得太過複雜,有些人因而望之卻步,直接放棄做任何投資,有些人則耗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結果赫然發現在投資的路上,一分耕耘竟然很難有對等的一分收獲。

人生有很多的夢想要實現,也有很多的煩惱要解決;所以我在每本書中,都不斷呼籲大家應該用最簡單的投資方法,來省下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追求更有意義的夢想,以及在應對學業、事業、感情、婚姻、健康、教養子女、照顧父母等等的煩惱時,不要因為投資的焦慮而讓人生的壓力越來越大。

很多人妄想靠投資致富,期望藉投資早日達成財務自由,但若因此患得患失,惶惶不可終日,或許不只沒賺到錢,甚至還會賠掉整個人生。人生真正值得羨慕的財富是「兼顧物質與心靈的美好生活」,而不是「多到花不完的金錢」。

本文摘自【推薦序】有財富不一定幸福,只有幸福才是真正的財富(文/施昇輝,樂活大叔、理財暢銷作家))

本文摘自商業周刊出版的《跟錢好好相處:幸福的關鍵,是找到金錢與人生的平衡點》

作者:薇琪.魯賓(Vicki Robin)

著名創新者、作家和講者。除了是暢銷書作家外,還致力於永續生活運動的前沿發起人。她曾獲得美國西北永續生活獎,並曾受邀上《歐普拉秀》、《早安美國》等節目,《人物雜誌》、《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媒體更稱她為消費減量先驅。

喬.杜明桂(Joe Dominguez,1938-1997)

華爾街金融分析師,本書所述的財務獨立步驟、記錄「每月結算表」方法就是他的發明,他也具體落實在自身,三十一歲就退休。透過有聲課程《改變你與金錢的關係及達成財務獨立》,喬的理念得以在過世之後流傳。

譯者:王之杰

20年的財經新聞經驗,希望用簡單、易懂、不抝口的中文,準確傳達西方作者的想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商業周刊》出版部成立於2010年,秉持一貫的產品精神,出版書籍及特刊等閱讀載體,為國內外讀者提供更多元的知識平台。更多好書歡迎參考: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ookshop/book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年領百萬股息,年化報酬率24%!慢慢走比較快…存股達人心法教戰:高息股存股看好「這6檔」
下一篇
AI需求持續增長 尋找高含量ETF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