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手機散熱紅鏈侵蝕台廠版圖 台鏈剩雙鴻還有能力一戰

提要

陸廠以「積極價格」搶奪絕大部分非蘋陣營訂單 台鏈剩雙鴻還有能力一戰

陸廠打價格戰,台廠除雙鴻外陸續淡出手機散熱市場,轉進AI伺服器散熱業務。(本報系資料庫)
陸廠打價格戰,台廠除雙鴻外陸續淡出手機散熱市場,轉進AI伺服器散熱業務。(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756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昱翔/台北報導

繼機殼與手機組裝後,以陸系散熱廠蘇州天脈為首的紅色供應鏈勢力,正快速崛起,侵蝕台廠既有手機散熱市場版圖,目前除雙鴻(3324)仍在奮力一搏,台灣其餘散熱廠均陸續淡出手機散熱供應鏈,難以與陸廠在手機散熱市場一較高下。

蘇州天脈快速崛起是近年來台廠逐步淡出手機散熱市場的主因。透過當地政府補貼,蘇州天脈以「積極價格」策略到處侵城掠地,搶食台、日散熱廠的手機訂單,除蘋果iPhone外,蘇州天脈幾乎是絕大部分非蘋陣營智慧手機的散熱模組供應商。

紅色供應鏈席捲手機散熱概況
紅色供應鏈席捲手機散熱概況

業界人士表示,蘇州天脈主要供應熱管與熱板。其中熱板原先是台廠主要競爭優勢,但近年來熱板技術日益成熟,價格也愈殺愈低,加上蘇州天脈在當地政府補貼下,流血殺價力道猛烈,許多台系散熱廠情願淡出手機市場,也不願賠錢出貨。

業界人士進一步指出,不光是當地政府補貼,陸系手機品牌廠也刻意扶植本地供應鏈,台、日散熱廠在沒有價格優勢下,更容易被排除在外,讓陸系散熱廠開始坐大。

除上述原因外,台廠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為搶食商機,積極擴產熱板,但近年全球手機市場因戰爭、通膨等因素,需求突然急轉直下,手機市場進入寒冬期,熱板轉眼間供過於求,不少台廠手機熱板產能利用率普遍都偏低,無法形成規模經濟,成本難以降低,最終不敵陸廠流血競爭的壓力。

財報顯示,國內大多數散熱廠的手機營收比重均已來到1%以下,甚至不列入營收結構,目前僅雙鴻的手機營收占比約4%,但與手機營收全盛時期占營收比重動輒20%以上相比,已縮小許多。

雙鴻董事長林育申曾指出,台灣散熱廠應該僅剩雙鴻還在積極競爭手機散熱模組業務,其餘同業幾乎都淡出或者退出,而雙鴻之所以還有能力跟陸廠競爭,主要原因除了產能、技術優勢,設備已完成折舊是主要原因,因此有能力與陸廠比拚價格戰。


延伸閱讀

台灣散熱廠突圍...轉攻高毛利AI

兩岸散熱廠 策略大不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台PCB廠 衝刺東南亞布局
下一篇
華為NB面臨斷料...雙A得利 宏碁、華碩有望分食市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