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長榮:樂觀北美線長約議價 看好今年換約價格及總量

提要

總座吳光輝強調 巴拿馬運河缺水、紅海危機化解供給過剩問題

長榮海運。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長榮海運。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772字

經濟日報 記者黃淑惠/台北報導

長榮海運(2603)昨(18)日召開法說會,總經理吳光輝直言,巴拿馬運河缺水跟紅海危機事件已經將今年上半年船舶增加的缺口吃掉了;目前正如火如荼進行的亞洲-北美線長約談判,不管是簽約的數量、價格都相當樂觀。

吳光輝表示,年後美國線長約簽署進度迄今仍具挑戰,但客戶也清楚「現在不簽,不見得以後簽得到」,未來就只能用現貨價格走。目前船東跟客戶看法的差異逐漸縮小,今年合約的換約價格及總量仍樂觀看待。

長榮海運法說會重點
長榮海運法說會重點

面對航運市場艙位供給大於需求以及愈趨嚴峻的環保法規挑戰,吳光輝分析,因應紅海危機,航商不得不繞行好望角取代蘇伊士運河,歐洲線船舶航行時間加長下須額外投入更多船隻,估計歐洲航次要增加二艘船投入,以維持對客戶的固定航班服務,沒有增加船舶就只能空班。

另外,各主流航商運營於歐洲線2萬TEU以上的大型船舶為主,但大型的船舶數量有限,要租船也不好租,造成艙位供給受限,從最近歐洲線的運價變化,就可以看出來,市場的供需缺口仍在。

至於海運界最關注的紅海危機,吳光輝分析,航商繞行好望角造成往返增加7,000海里以上,換算從新加坡到鹿特丹的航程約增加40%,航程最少多出14天,還有貨櫃使用時間的調度,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巴拿馬運河因降雨量少,深度降低1.8公尺,使過往每日通行船隻從34至38班,減到約27班。這兩大運河的問題,對於市場的供需造成影響,供給增幅和需求增幅互抵多達5%。

展望2024下半年航運市場艙位供大於求依然存在,在供應鏈的其他挑戰上,航商仍須面對以下挑戰: 一、美國東岸碼頭工會進行勞資合約協商,根據過往西岸談判經驗預判,東岸勞資合約談判過程亦可能發生拉鋸情況;二、美國總統大選及中東地區地緣政治、戰爭風險;三、歐洲的環保法規及IMO的法規變化。

吳光輝強調,長榮海運仍持續依市場狀態,積極進行艙位調整及最適配船調度,以創造公司與股東的最大利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長榮航勤釋善意 每人加發4萬、過年出勤還有獎金
下一篇
陽明:貨櫃輪前景比預期好 董座強調市場仍存在供過於求問題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