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面對中國經濟脅迫 李淳:應加速去風險化作為

本文共819字

中央社 記者吳昇鴻、游凱翔台北15日電

面對中國近年經濟脅迫作為,外交部次長李淳今天表示,因應對策包含降低對中國依賴,台灣需正視經濟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加速「去風險化」作為,同時掌握全球「去風險化」政策下的新興商機。

台灣智庫主辦的「挑戰2023:台灣國家願景系列論壇」第4場次「安全台灣」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邀請學者專家,就經濟安全角度看台灣國家安全戰略、中國資訊戰與認知作戰對台灣安全衝擊等議題交換意見。

李淳表示,「經濟國家安全」範疇包含能源安全、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與數位安全,無論內外部環境變化,要確保國民生活及國家經濟維持一定水準之上的能力,而在全球經濟及供應鏈整合下,敵意對手的作為可能造成經濟不安全風險。

李淳說,中國有其政治企圖,可能的作為包含經濟脅迫、造成供應鏈不穩、迫使失去科技自主、流失機敏經濟資料等,而其所帶來的風險來源為供應鏈依賴程度。

如何因應經濟不安全風險及具體威脅,李淳指出,去風險化是對策之一,經濟安全的「去風險」包含降低對中國依賴、減少對進口的依賴,解決經濟弱點。

李淳認為,台灣需正視經濟安全對國家安全的威脅,加速去風險化的政策作為,包含風險評估與分級,同時掌握全球「去風險化」政策下的新興商機。

談及國際與兩岸局勢對台影響,國防安全研究院執行長陳明祺表示,台灣安全感來自於強大能力、堅強信心、堅定信仰與理念;不論是國內兵役制度的調整,或是對外發展與友盟關係,皆提升整體國防能力。

針對俄烏戰爭及以哈衝突的啟示,前國防安全研究院執行長林正義指出,資訊作戰、認知作戰相當重要,如何掌握國際論述權、降低網路入侵及假訊息散播,將成為社會是否被分化、戰鬥意志是否被削弱、能否有效軍事指揮的關鍵;同時烏克蘭戰爭也凸顯了無人機與精準武器應用的重要性。

經緯航太創辦人羅正方則提到,中共最厲害的不是武器軍備,而是「念頭」,將「台灣打不贏、台灣做不到」深深烙印在台灣民眾心中,如此一來台灣的抗敵意志便瓦解,什麼事情都不用做了,因此強化心防相當重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藍委提試用期法制化 勞團憂雇主恐濫用
下一篇
撥補台電千億 政院今通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