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調高公糧收購?農糧署憂不利雜糧轉作、惡性循環

本文共1014字

中央社 記者楊淑閔台北29日電

有立委今天提議調高公糧收購價,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指須評估。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說,水稻栽種曾降至24萬公頃,民國100年因總統大選調高搶種,擔心不利轉作雜糧、惡性循環。

國內水稻生產供過於求,不利確保水稻價格,且國內雜糧幾乎仰賴進口也不利糧食安全,加上近年極端氣候加劇,水資源缺乏已是全球問題,農業部推動水稻轉作旱作雜糧,1年2期作生產面積已從26萬、27萬公頃,減至近年的23萬、24萬公頃,減少的面積生產雜糧。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繼續審查113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附屬單位預算關於農業部主管非營業部分的農業作業基金、農田水利事業作業基金、農業特別收入基金、農民退休基金。

處理相關預算時,民進黨籍立委陳明文提出公糧價格提高意見。陳駿季說,有關公糧價格的政策,農業部會就如何讓稻農有穩定收入去評估整個系統的運作,以及相關政策能不能達到目標。

農業部農糧署署長胡忠一接受媒體聯訪時坦言,本來民國100年水稻生產面積已降到24萬公頃,結果又要總統大選,公糧收購每公斤增加新台幣3元、烘乾費補助2元,實質增加5元,「大家拚命種,增加3萬、4萬公頃面積的產量,誘因一出來,本來在轉雜糧的農民又跑過去(種水稻),這樣不好」。

他進一步說,台灣缺的是雜糧,這6、7年鼓勵轉作下,去年水稻生產面積只剩23.9萬公頃,今年預計22.8萬公頃,實際上更低、只有22.3萬公頃;加上民間在搶購,每百台斤收購價1260、1280元,甚至1300元,是歷史上最好的價格,公糧跟民間收的價格趨近,水稻面積繼續減少下去,公糧收購可能會走入歷史。

加上今年颱風讓全台水庫蓄水狀況良好、明年不缺水,近年陸續執行不同程度停灌的嘉南平原,明年第1期作將恢復供灌,並有農民想耕作,因此農業部之前宣布全台適用的「稻作4選3」,2024年第1期作暫停。因此胡忠一進一步指出,如果明年恢復(第1期作水稻耕作)、現在價格好又搶種,「我們就有一點擔心」。

他又說,因為公糧收購過去原本1年2期合計50幾萬公噸,已降到36萬公噸,今年可能會降至32萬公噸,而目前公糧庫存還有68萬公噸,已超過安全存糧3個月的量,雖然後來糧食安全會議決議增為40萬公噸,但是明年若再盛產,將擴大新進收購入庫的量。

胡忠一重申,現在稻米價格不錯、水稻生產面積也降下來,且雜糧生產增加中,這樣的產銷結構均衡、很好,就整體經濟來說,政府也不用花那麼多錢去收購公糧放到變成舊米、低價賣出,這樣是最好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路透:賴清德就職前夕 共軍擾台更加逼近台灣
下一篇
NCC:台灣大須繳回超額頻寬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