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鄭文燦出席世客博閉幕典禮 展期累計1,100萬人次觀展

本文共1132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即時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15日晚間陪同副總統賴清德出席「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閉幕典禮時表示,世界客家博覽會短短66日的展期,已創造高達1,100萬觀展人次的豐碩成果,藉由世客博的舉辦,不只讓客家文化走入生活,連結在地,更讓客家成為桃園的魅力跟台灣的亮點。

鄭文燦表示,世界客家博覽會是蔡總統2020年的政見,也是他熱切期待能夠舉辦的博覽會,這是全世界第一個以客家為主題的博覽會,展現了台灣多元文化的包容跟豐富,也同時連結了在地跟全球,更對客家傳統賦予創新的面貌,結合了文化跟科技。他進一步表示,市長任內積極爭取辦理各項博覽會,從農業博覽會到台灣燈會,但世界客家博覽會始終是他內心深處,希望能全力以赴舉辦的一場盛會。

鄭文燦指出,桃園市是「客家第一庄」,桃園90萬的客家人口,佔了全國470萬客家人口裡最大比例,自他擔任市長以後,決定將客家文化營造列入施政重點,成為桃園的特色,這次成功舉辦全世界第一個以客家為主題的博覽會,展現我們的努力是值得的,因為客家文化現在已經成為台灣的一張文化名片,更是一份超越政黨的文化資產。

鄭文燦強調,本次世客博融入桃園在地元素的副展館如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台灣客家茶文化館與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都要歸功於時任行政院長的賴清德在「浪漫台三線」計畫上的大力支持才能成功興建,如果沒有這幾處客家館舍的支持,就很難辦理規模如此盛大的世界客家博覽會活動。

鄭文燦更感謝蔡總統對客家預算的重視與支持,讓客委會的預算從30億元,增加到40億元,另外「客庄369幸福計畫」的25億元、「推動客語深根服務計畫」的28億元、「客庄整體環境營造」的48億元等專項計畫經費,都是歷年未曾編列的,希望政府跟民間未來都能共同珍惜與發揚客家文化,編列更多的客家相關預算。

鄭文燦說,台灣客家文化的復振迄今約35年,自1987年創刊的《客家風雲》雜誌,啟蒙了1988年的「還我母語運動」,到2003年成立的「客家電視臺」,中間歷經2017年「講客廣播電臺」開播、2018年修訂《客家基本法》明定客語為國家語言、2019年成立「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2021年核定「國家客家發展計畫」,到迄今成功舉辦全球首創的「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經由政府與各界的共同努力,成功讓客家文化主流化,成為臺灣可以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與舉世共享的珍貴資產。

鄭文燦表示,全球首創以客家為主題的世界客家博覽會,從籌辦前的緊張,過程的興奮,到結束前的不捨,但最終將保留最美好的回憶。他要特別感謝客家委員會主委楊長鎮在預算上大力支持、感謝桃園市長張善政所領導的市府團隊、在地的民意代表、全體策展的諮詢顧問與主辦廠商,感謝大家成功將客家文化的多元豐富與包容展現出來,完成了一項艱鉅但極具價值的使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科技類大專生占比4成6最高 人文類5年少3.8萬人
下一篇
工總:碳費不應比對手國高 強調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