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為腸病毒疫苗尋求國際大廠碰壁 台灣走向自製路

本文共1768字

中央社 中央社

腸病毒風暴25年3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陳婕翎、沈佩瑤台北10日電)腸病毒71型讓許多家長聞之色變,1998年大流行之後,前衛生福利部長林奏延、中央研究院學者何美鄉都曾探詢國際大廠研製疫苗,卻遭拒絕,台灣只能走向自製。

1998年端午前夕,流行病學者何美鄉分別接獲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和長庚醫院的晚輩求救,「發生了連小兒科醫生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情況」,要做研究的她去醫院現場看看。經過一番波折找到病源,原來是腸病毒71型作祟,隨後她投入腸病毒疫苗的研究。

「那時好像冥冥之中有安排」,甫自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退休的何美鄉在中央社專訪時表示,其實腸病毒71型在1950、60年代,在歐洲國家也曾爆發大規模流行,但總是一下子就消失無蹤;而1998年前後,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中國等國都接連發生流行,每幾年就有一波疫情。

抱持著「一定要研發疫苗」的想法,何美鄉接連以去活化病毒、次單位蛋白和DNA等方式試做疫苗,成功誘發小鼠抵抗力,也接連在國際期刊發表研究,不料疫苗走向商品化的過程並不順利。

小兒麻痺病毒與腸病毒71型都屬於腸病毒類群,何美鄉認為,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套用小兒麻痺去活化疫苗技術進行量產,因此寫信給當時有在生產小兒麻痺疫苗的公司。

法國疫苗大廠賽諾菲巴斯德專程派人到台灣與她洽談,卻又在評估後認為,製造71型疫苗不符合成本效益與市場考量,「所以,我們自己來做」。

疫苗自製談何容易?何美鄉指出,在1998年,原本位於南港昆陽、有製造疫苗能力的衛生署預防醫學研究所已因設備老舊、跟不上最新國際規範而面臨汰換,全台灣沒有任何一間符合最新規範的疫苗廠。

2000年底,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召開腸病毒71型疫苗研發小組會議,將腸病毒71型疫苗列為國內急迫重點發展疫苗,整體情勢仍不容樂觀。

「那時候整個台灣的大環境都不認為自己能做出什麼東西來」,當時任職於衛生署預防醫學研究所,現職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製劑廠執行長江正榮說,「大家都覺得,算了算了,一定拚不過人家國際大廠,不可能成功的啦!」

江正榮說,當時他所率領的研究團隊開始投入腸病毒疫苗研發,與已做出初步成果的何美鄉合作,期盼利用國內既有製造日本腦炎疫苗的技術對抗腸病毒。

製作疫苗的第一個步驟,是篩選出要使用的病毒株。江正榮說,疫苗用的病毒株不只要「好養」,還要所產生的抗體要能中和在社區活動的多數病毒,這要耗費人力和苦工養細胞、養老鼠、要做大量實驗測試等等,「要有人不計代價去做,才做得出來」,研究團隊光這個步驟就花了2到3年的時間。

病毒株培養出來後,要確認病毒和培養用的細胞是否安全,要進行20多項安全性檢測,在2002年時,全台灣沒有廠商能做,得送往國外。

江正榮說,當時各單位都沒有經驗,要如何安全又合法地把培養細胞和病毒送往國外是個大難題;不僅要一個一個單位跑,還因為培養用的綠猴腎細胞是取自保育類野生動物非洲綠猴,還到農委會諮詢,耗費大量心力。

從選出病毒株到製造疫苗,由實驗室走向工廠的路也不不是一蹴可幾。江正榮指出,「從學術界直接跳到產業界,在過去幾乎沒有成功過。」突破中游技術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關鍵。

2003年,國家衛生研究院成立疫苗研發中心。剛好當完兵的劉家齊,因為就讀博士班期間曾參與腸病毒疫苗相關研究計畫,就被延攬加入團隊,協助建立製造技術,解決走向量產的難題。

進入人體臨床試驗,是新挑戰的開始。劉家齊說,研發製造端思考的是要確定打多少劑量,才足以有效產生抗體;試驗端重視的是受試者的安全。當時醫生非常謹慎,要求僅注射最低劑量,受試者打完第1針後,觀察一段時間確定安全,才允許繼續往後做,進度緩慢而小心翼翼。

除了研發中心,國衛院也承接衛生署「人用疫苗自製計畫」,開始興建以研發為主、製造為輔並符合cGMP的疫苗研發中心,終於在2009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製劑廠正式開始營運。與疫苗研發和生物製劑廠建設同時進展的,還有國內醫藥品製造、試驗相關法規。

政府早已意識到,從1998年腸病毒大流行、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2005年香港出現H5N1禽流感,新興傳染病隨時會發生,病毒無國界,台灣必須要有新的疫苗廠,符合21世紀的法規,衛生署多方探尋國際疫苗來台設廠的意願,但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往往只是簽了疫苗研究合作備忘錄。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數位化同時帶來效率焦慮 保持正念、專注當下助因應
下一篇
提高專利審查核駁率?經濟部智慧局:是加強覆核、嚴格審查確保品質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