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07字
腸病毒風暴25年6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0日電)腸病毒疫情在台幾乎年年可見,今年也造成10多例重症、1例死亡,究竟腸病毒是否可怕,為何在東亞較常發生流行、歐美則較少見,經歷多年研究,學者逐步揭開病毒面紗。
腸病毒目前是第三類法定傳染病,根據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立民介紹,它是RNA病毒,其中令人聞之色變的「71型」,有較高比例造成神經系統併發症,除了1998年的台灣,在保加利亞、匈牙利、東亞地區也曾發生過流行。
台灣社區常見的腸病毒種類,還包含D68型也可能引發包含神經系統症狀、呼吸衰竭等較嚴重症狀。至於目前社區最常見的則是克沙奇病毒,常見臨床症狀則包含疱 疹性咽峽炎、手足口病、發燒合併皮疹等。
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及疫苗研究所研究人員齊嘉鈺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腸病毒71型最初是在美國加州被發現,近20年在東南亞地區較常爆發大小規模流行,可能與腸病毒喜歡溫暖潮濕有關。
齊嘉鈺的同事李敏西指出,71型在東南亞地區持續發生流行,目前有兩個假說,一是因為東南亞人口密度高、小孩子多,且平均感染年齡較歐美低,也可能因此造成重症比例較高。
另一個假說則以部分地區抗體盛行率不低、卻沒有重症報告推測,可能是亞洲族群帶有特定基因突變,導致感染後較容易造成重症,不過目前仍未找到相對應的基因突變支持此說法。
抗疫25年,對戰腸病毒的下一步是甚麼?齊嘉鈺說,人們目前對腸病毒的基因序列、宿主基因特徵都不足,也缺乏可用快篩和抗病毒藥物,防治手段還需更多科學證據支持,疫苗研發還有前進空間,更要持續與各國合作監測病毒變化。
對於病毒基因,齊嘉鈺說明,若能了解哪些基因分別影響病毒的致病力、傳播力或環境適應力等,未來只要監測病毒變異狀況,就能提防是否有較易感染中樞神經、或是可能造成免疫逃脫的變異株。
宿主基因特徵部分,齊嘉鈺說,目前醫界僅知道年紀小於3歲幼童,感染腸病毒71型有較高重症風險,如果能夠從基因找出重症風險族群,對疫苗接種或疾病預防,都是重要資訊。
防腸病毒71型、D68型在校園或機構中流行,目前最重要的手段是停課。齊嘉鈺指出,其實多數小朋友是感染輕症,停課標準可能還有細緻空間;此外,洗手、消毒環境等防治措施,都還需要更多科學證據佐證在什麼狀況下、採取哪種措施最有效。
此外,不像流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和登革熱,腸病毒目前還沒有好用的快篩試劑。
齊嘉鈺說,用傳統培養方式檢驗腸病毒,約需要7到10天時間,對新血清型辨識能力也有限,不利進行感控和衛教。由於各國疫情會隨人員流動互相影響,應加強病毒株監測與鑑定,透過國際合作了解他國流行病毒株變化,以利預防疫情。
「對於疫苗和藥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齊嘉鈺指出,如今已有疫苗可防71型,但克沙奇在社區佔比高、D68型也會造成重症,也有防治必要;目前對於患者僅能提供症狀緩解藥物,因此盼能盡早研發出抗病毒藥物,直接抑制病毒發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