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長榮、陽明 後市不淡

提要

貨櫃輪降速、老舊船舶退出市場效應 運價觸底反彈 業界:今年表現相對穩定

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近幾周均維持千點以上,業內人士認為,將有利於長榮等航商的長約運價談判。
(本報系資料庫)
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近幾周均維持千點以上,業內人士認為,將有利於長榮等航商的長約運價談判。 (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864字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貨櫃輪降速加上拆船,今年運價穩中帶勁。外資傑富瑞(Jefferies)近期指出,貨櫃船的航行速度已降至新低,超過了新冠疫情早期階段的低點。業界指出,加上今年老舊船舶繼續退出市場,今年運價可望相對穩定,有利即將完成的長約簽署,看好長榮(2603)、陽明後市。

因應海運環保新規趨嚴,根據外銀調查報告指出,今年首季度貨櫃船的平均航速為13.5節,低於過去兩年的平均速度,且低於2020年新冠流行初期的14.1節。根據Jefferies的分析,今年貨櫃船平均航行速度減少的0.8節,相當於減少了4.5%的現有船舶運力。

根據多家航商、貨攬業者的看法,近期貨櫃運價已經觸底反彈,許多指標都呈現反轉向上的跡象,這是在歷經九個月的下跌後,罕見出現運價回穩跡象。

國際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所發出的報告指出,綜合世界集裝箱指數(WCI)上周上漲了4%,來到每40呎櫃(FEU)1,773.58美元,這是該報告數據顯示15周以來的首次上漲。業內人士據此認為,從WCI指數看來,已有跡象表明市場可能已經觸底,關鍵在於遠東到歐美的貿易,運價正呈現緩步向上的態勢。

特別的是,外資券商滙豐證券上周報告指出,給予長榮海運200元的目標價。物流業者分析,運價跌幅已深,全球知名貨櫃輪一個月內調漲兩次GRI(基本運費)後,加上北美線年度長約談判,新合約價高於現貨價幾成定局,法人開始陸續看多國內的貨櫃輪。

航運業界歸納法人翻多的原因,近期美國貨量增加又碰上大陸五一黃金周前的出貨潮,國際海運業者不斷抽艙位解決艙位過多的問題;隨著運價大跌後,中小型船開始退出跨太平洋航線;中大型船難得有「默契」不再殺價搶貨,爭取合理長約價格,大型客戶已放棄抵抗,開始接受合理價格,市場風向改變後,陸續吸引法人對於貨櫃輪的看法。

滙豐證券新出爐報告中,重申長榮買進評等,目標價維持200元,認為在全球環保新法規上路後,長榮繼續更新船隊效益將浮現,長期股價具投資價值。

報告中看好航商營運變得更加靈活,長榮持續精進環保法規,同時手上現金充足,可因應市場變化及擴大布局需求提供準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晶華財報/第1季營收、獲利寫同期新高 EPS 達3.33元
下一篇
飆股的故事/光聖轉型有成 獲利耀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