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花蓮大地震 引發大陸網友關注兩岸建築品質差異

本文共908字

聯合報 記者陳湘瑾/即時報導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台灣花蓮近海地區3日上午7時許發生7.2強震,儘管是「921」後近25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但建築受損情況卻相對輕微,引發大陸網友對台灣建築抗震標準的肯定,以及對中國大陸建築品質的討論和關心。有網友說道:「大陸建築物能做到嗎?」

社群平台X上有大陸網友轉發一則貼文,比較杭州與台灣兩地醫護人員面對此次地震的反應。文中影片顯示,杭州醫護人員於地震時紛紛跑出醫院,將病人留在院中,反觀台灣醫院護理師堅守在育嬰室看護新生兒。對此,發文者評論,「杭州醫生知道大樓沒有減震設計,施工還被吃了回扣,台灣醫生護理師知道在建築質量過關的前提下,地震時立即跑更危險。」

微博上有100萬追蹤者的自媒體人「劉耘博士」3日則發文表示,「7.3級大地震目前只有7人遇難,還沒有發現豆腐渣工程,可見台灣的建築防震標準及質量較高。」

另有多位網友將此次花蓮地震災情與2008年汶川大地震做比較,「感覺台灣的建築質量是比較過硬的,很多都只是傾倒,而不是汶川地震那種粉碎性骨折倒塌」、「如果像汶川地震那樣的樓,水泥被地震粉碎,居民被砸死,很難有逃生機會。」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曾在大陸參與20多項建築設計項目的建築師艾希格(Christian Eichinger)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更多是受到投資動機推動,「中國多年來城市建設迅速發展,確實引發了建築品質的擔憂,長期以來,中國建築市場就不是以追求品質為核心。」

一名在紐約研究結構抗震的華裔建築系教授告訴自由亞洲電台記者,自己曾在北京參與一棟綜合功能性大廈設計,「那是一個很複雜的結構,在美國設計至少要3年,但我們當時5個月就出了8套圖紙。」

他提到,這種速度對人員的消耗肯定會有跟不上技術要求的地方,也有出現紕漏的可能。「設計如果出錯不代表明天樓會塌,但很可能幾十年後就會出問題。」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除設計方面,大陸更突出的問題是施工過程中的偷工減料。一位曾在大陸從事房地產開發多年的企業負責人表示,「如果不對質檢站進行利益輸送,無論做得多麼標準到位,質檢單位是不會在工程上簽字的。」

他悲觀地說,大陸房屋建設的品質難以保障,「如果真的要按標準嚴格去查,這些年中國的建築沒有不存在問題的。」

台灣4月3日發生近25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但建築物受損情況相對輕微,引發不少大陸...
台灣4月3日發生近25年來規模最大的地震,但建築物受損情況相對輕微,引發不少大陸網友熱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北市國小爆體罰學童臀部瘀血 人本:施暴有前例
下一篇
創業之星選秀 快來報名/國泰助攻新創 扮金融後盾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