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青農大使拜訪印尼青農 樂見台灣種子在印尼發芽

本文共1025字

中央社 記者李宗憲雅加達6日專電

台灣農業青年大使團日前赴印尼西爪哇省,拜訪曾赴台灣實習一年的3名印尼青農,了解他們返國後如何落實在台灣學到的相關知識。團員劉芷婷表示,看到台灣種子在印尼生根發芽且帶來收益,讓她對台灣農業感到驕傲。

台灣遴選的12名農業青年大使昨天結束在印尼的7天參訪,一行人日前曾赴西爪哇省萬隆倫邦(Lembang),拜訪第一屆在台灣農業實習一年的3位印尼青農,瞭解返鄉務農發展情形。這3名印尼青農包括法賈爾(Choolrul Ibnur Fajar)、奇奇(KikiSupriatna)和阿里奧(Aryo Dama)。

法賈爾的農場主要種植網室甜椒及小黃瓜,目前聘僱4名員工協助農場管理,並與奇奇是工作夥伴。法賈爾表示,在台灣學到共同運銷的觀念,因此他結合附近理念相同的小農共同集貨,以創造與收購盤商議價的空間。

此外,為了能種出高品質的農產品,法賈爾在台灣完成農業實習返回家鄉後,陸續搭建5座溫網室,以強化對病蟲害的管理。

農青大使訪團詢問搭建一座溫網室的成本,並好奇印尼政府是否有相關補助支持,法賈爾靦腆回答說,「搭建一座溫網室的成本約新台幣30萬元,但印尼政府沒有任何補助,反而要感謝在台灣實習一年的機會,讓我賺到返鄉創業基金。」

農業青年大使團團員古呈煥與法賈爾分享在台灣農場栽培管理的經驗,古呈煥表示,台灣的農場已逐漸機械化,他好奇為何印尼沒有引進小型農機來提高工作效率?法賈爾指出,因印尼人工費用便宜,農場主有社會責任提供農場周遭居民工作機會,所以大部分的農場管理還是以人工為主。

農業青年大使團員、中興大學農藝系學生劉芷婷指出,她對法賈爾農場其中一區種植的蘆筍最感興趣,經瞭解該蘆筍種植技術來自國合會駐印尼技術團,而這些蘆筍種子,又源自於台灣的農友種苗印尼分公司,因此台灣與印尼的紐帶存在於在印尼青農的日常生計中。

作為年紀最小團員,劉芷婷表示,看到台灣的種子在印尼生根發芽,並成為農民的實際收益,讓她對台灣農業感到驕傲,也更加堅定未來投入農業國際合作發展工作的決心,期許未來也能代表台灣在國際上發光發熱。

印尼青農阿里奧表示,他的農場其實不在西爪哇省,但因為得知台灣農業青年大使團來訪,特別從南蘇門答臘省巨港市(Palembang)赴西爪哇省和他們交流。

阿里奧在巨港主要經營多種菇類種植,除提供鮮食使用外,也自行開發加工產品。阿里奧向台灣農業青年大使分享他們出產的乾燥菇類脆片,訪團團員品嚐後紛紛表示與台灣類似產品口味相近,或許有機會開拓新市場。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百貨公司化身派對 夜間限定藝術博覽會9日登場
下一篇
星座理財/水瓶座 小錢湧入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