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福島核廢水將入海 原能會「預報功能」預測1周濃度擴散

本文共1604字

聯合報 記者胡瑞玲/台北即時報導

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放入海的計畫,取得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批准,預計最快8月開始排放含氚核廢水。原能會表示,今天針對福島含氚廢水排放作業召開跨部會因應會議討論,初步有9結論,另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試行版已上線提供服務,準備「未來7天濃度擴散預報」功能。

因應日本預計於今年夏季開始福島第一核電廠核災含氚廢水排放作業,原能會今邀集外交部、衛福部、交通部、國科會、海委會、農委會等部會以實體、視訊混合方式召開第15次跨部會因應會議。

原能會表示,我國在2年前日本政府宣布將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放入海時,已擴大跨部會因應機制的參與和合作, 今日的第15次會議中,初步得出9點結論。

第一,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整體排放設施與設備的工程與測試,已於今年6月底完成,並通過NRA就排放的使用前檢查;IAEA總署長於7月4日拜會日本首相之際,並公布IAEA對排放案相關審查總結報告。依IAEA審查結果,認為日方排放作業符合國際安全規範及標準,對於民眾和環境造成的輻射影響可以忽略。

韓國專家團評估結果也認為,日方排放若按實施計畫執行,則可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且對韓國不會產生顯著輻射影響。

第二,我國除持續敦促並密切關注日方排放作業符合國際安全標準外,同時持續強化我國的因應作為。政府已成立跨部會合作平台,秉持科學專業監測評估、參照國際標準嚴格監測、為國人安全與健康把關等3項原則,執行源頭掌握、強化監測、擴散預報及資訊公開等4項配套措施,以確保國人的安全及健康。

第三,我國籌組專家觀察團已3度赴日實地考察,依據掌握資訊及檢視排放安全標準、多核種去除設備(ALPS)效能、異常狀況應變程序、海域監測計畫、輻射影響評估及資訊公開機制等面向,也認為日方排放作業尚能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但考量排放作業將長達30年以上,我國仍將持續密切注意其排放作業,並要求日方針對排放的異常和意外狀況妥善做好應變作業規劃,以確保安全。

第四,我國政府整合跨部會專業與資源,建置必要科學技術,合作完成海域監測整備,包含完成生物氚檢測實驗室建置,檢測量能提升至每年500件;建置電解濃縮技術,建立我國海水氚基線約每公升0.5貝克;建立我國海域輻射背景資料庫;成立食品輻射檢測國家隊,檢測量能達每年7萬件;持續進行日本進口水產食品、漁產檢測,迄今均符合標準。

第五,因應福島含氚廢水排放規畫,將透過跨部會合作,落實執行海水、漁產、日本進口食品、環境生態樣品的採樣檢測,具體強化措施包含擴大我國海域海水取樣監測點位至107點;強化沿近海漁產檢測量,今年共計檢測3000件;強化北太平洋公海漁場採樣檢測,今年共計檢測約200件;日本進口食品放射性檢測每年約1.7萬件,並增加水產食品、藻類抽樣與氚檢測每年100件;持續進行沿岸生態樣本採樣與氚監測每年144件。

第六,今年度預定執行海域樣品檢測共3979件次,截至第二季已完成1795件次,執行進度符合規畫,無輻射異常情形。

第七,放射性物質海域擴散海洋資訊平台試行版已上線提供服務,並持續針對資訊傳遞介面進行功能改善、改版精進,確保其符合容易使用、資訊清楚等目標,並配合排放時程隨時準備「未來7天濃度擴散預報」等相關功能,確保於排放開始後可立即上線。

第八,農委會漁業署針對我國洄游性魚類及北太平洋公海捕撈返台的秋刀魚進行魚體檢測,自2011年3月11日福島核災發生後,截至目前為止共檢測3691件銫-134及銫-137,結果均小於最低可測值,符合安全標準規定。另有關漁民權益部分,要求漁業署於福島含氚廢水排放後,持續關注相關輿情動態,並按風險適時檢討量能,調整檢測頻度及數量,以維護漁民權益並確保國人食魚安全。

第九,衛福部食藥署對日本食品輻射安全管理工作,積極經由跨部會合作,持續進行相關監測,若邊境查驗發現產品輻射超標,將立即退運或銷毀、若後市場產品發現產品輻射超標,將全數下架回收銷毀。

針對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放入海作業,我國將提供「未來7天濃度擴散預報」功能。聯合...
針對福島核電廠含氚廢水排放入海作業,我國將提供「未來7天濃度擴散預報」功能。聯合報系資料照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又停電 桃園中壢4995戶今天下午受影響
下一篇
1200通勤月票超夯 雙北擬推純公車族吃到飽月票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