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即使把學徒起薪調到3.2萬,還是爭不過時薪180元的超商」30年泥作師傅看台灣缺工困境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055字

三采文化 作者: 泥作阿鴻(鄭志鴻)

編按:水泥工在一般人心中,是不起眼的粗工、沒學問的勞動,作者卻以近乎偏執的職人態度,掙出土水師的一片天。曾有學徒問他:「為什麼叫我做粗工?」阿鴻說:「你搬的紅磚要放哪?水泥砂要堆在哪?磁磚要擺在哪?這些粗活也是學習,你學會了嗎?」

儘管工作滿檔,還得開課教學「鏝抹繪畫課」,阿鴻每天仍透過臉書一字一句地記錄所思所想,原汁原味、不修飾的直白語氣,讓人看到職人面對工作的初衷。

該如何入門

做工沒有學歷要求,肯做就可以賺錢;想學泥作更簡單,只要肯吃苦就行。

水泥師傅有幾個養成期,大致分為:學徒、半技、師傅。

大家入門都是從學徒開始做起。泥作這行非常缺人,在網路上求職、應徵學徒,絕對不難找到缺。

至於學徒的薪水,現在法定時薪是一百七十六元,每間公司願意付的薪水不同,只要自己能接受就好。

老實講,泥作真的很辛苦,我希望學徒時薪有兩百元,這樣一天做下來,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日薪有一千六百元。以週休二日來算,一個月至少能有三萬二的收入。

這樣看起來好像還不錯對不對?但實際上,這樣的條件,往往徵不到人。

我曾經分享過一個薪資試算表,應該說是方法啦!就是請學徒一進來做的時候,不要把自己當學徒,不要管學多久才能出師,先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認真的員工。

認真的員工起薪三萬二,做滿三個月,我就調薪一千,這樣第一年做完,月薪就變成三萬六。接下來第二年四萬、第三年四萬四……持續做下來,拿到六萬時已經做了七年,這就差不多是師傅的薪水,出師了。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三個月薪水調漲一千,有固定的SOP,有明確的目標,這樣學徒才看得到未來。

不然日復一日做工,學徒很容易感到灰心。覺得師傅每天都叫我在工地搬水泥、攪泥沙、搬垃圾、跑腿,跑來跑去不知道終點在哪,不知道多久才能學功夫、才能出師,對未來很茫然,看不到希望。

泥作的缺工潮

很現實的是,即使我把學徒起薪調到三萬二,但跟時薪一百八十元的超商,或是能夠靠接單抽成的外送員相比,還是非常劣勢。

你想嘛,超商打工有勞健保,做工有嗎?沒有,除非自己去找職業工會加保。

再來,工地環境非常髒亂沒冷氣沒空調,每天要吸入的粉塵不少。便當有什麼吃什麼,沒得挑;午休時更是隨便拿塊紙板鋪在地上,就躺下睡覺了。更別提水泥一包五十公斤,可能都比女朋友重了,還要扛著跑上跑下,誰受得了?

很妙的是,台灣水泥一包五十公斤,國外一包才二十五公斤,門檻硬生生高出國外一倍,而這也拉高了我們找人的難度。

更慘的是,除了前面講的這些,我們做工的人社會地位低、觀感差,給人的印象普遍不好,那現在做得這麼辛苦,將來還要被人看沒有,誰要做?

雖然現在職校或職訓中心有泥作課程的教學,也有證照考試,看起來好像很不錯,感覺政府有在鼓勵大家學泥作。

但每一位師傅或學徒的價值都要用勞力和成果來判斷,即使上過很多課,擁有很多證照,不適合職場、無法融入社會也是無用功。

所以,課程歸課程,證照歸證照,和工地實務完全是兩回事,沒有一個學校能培育泥作產業的新世代。

年輕人一進工地,都是一視同仁、從零開始。不管有多少證照,還是會被老闆叫去扛水泥、攪土、搬垃圾,一旦做錯事,還是會被老師傅電到臭頭。自尊心高一點的,隔天就不來了。

是危機也是轉機

講了這麼多,泥作產業的新血越來越少,資深師傅年紀越來越大,那技術缺工的情形不是會越來越嚴重嗎?這樣還有前途嗎?現在來學泥作,會不會餓死?

來,阿鴻分析給你看,現在來學泥作,不只不會餓死,前景還會非常看好,充滿未來性及發展性。

怎麼說呢?因為無論是新成屋的建案,或舊屋翻新的工程,都有泥作裝修的剛性需求;而泥作技術需要手作經驗,完全無法被機械取代。

再過五年,資深的泥作師傅普遍超過六十至六十五歲,該退休的都退休得差不多了,但房子依然在蓋,民眾也始終會有舊屋翻新、裝潢的需要,嚴重的供需失衡已經是鐵錚錚的事實。

在這種情形下,好的師傅為了顧品質,一定不敢大量接案;而為了接案而趕工的師傅,品質一定禁不起考驗。

孰優孰劣,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泥作師傅的專業、技術與良心就會在這時體現出價值。每個師傅都能成為自己的品牌,創造自己的口碑,有錢買不到。

泥作是戰場;如今的缺工是危機,是轉機,也是進場的好時機。技術的養成需要時間,需要找到有心的人,也需要耐心的修練。

只要願意扛水泥,只要吃得了苦,你的未來肯定會比我吃香,比我有價值!

你願意接受挑戰嗎?

有決心就來!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的《我扛得起水泥,扛得住人生:泥作阿鴻,工地裡的水泥哲學家》

作者:泥作阿鴻

和所有師傅一樣搬磚扛料、拌泥鏝牆,身上是泥膏灰粉,是正統學徒出身的泥匠;但又有些不一樣,年輕又資深,繼承傳統又突破格局。

今年43歲,從事水泥工作已近30年。傳統泥作世家,國中畢業,從台南到台北就踏入工地賺錢,一家三代都是水泥師傅;不只在業界闖出一片天,更開班授課,用水泥製作獨一無二的無框畫。

個人專頁粉絲破13萬追蹤,學習新材料與工法,與國際師匠交流,舉辦講習,受邀到國外示範施工。

他的施工牆面,甚至被設計師及業主請求落款,不僅僅是個出體力的工匠,更將泥作手藝跨越勞務、晉升到工藝創作價值的境界。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出版的路不會有侷限或終點,未來,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的作者、創作者合作,激盪更多出版的可能,創造更美好的閱讀感悟。

上一篇
影/京華城「3聲明」 董事長呼籲各界擺脫政治色彩干擾
下一篇
創業之星選秀 快來報名/宏匯挺新創 打造育成基地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