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如何落實開放銀行制度?

金管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1407字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灣自2019年開放銀行上線,環顧實行現況,目前應該是進行檢討與改進的時刻。什麼是開放銀行?起初是由歐洲最先發展,英國主管機關在2016年要求前九大銀行共同實施。開放銀行的概念是不再讓客戶資料僅存在於原本的銀行,而是由客戶自行決定個人資料可以使用在不同銀行或第三方服務業者。

開放銀行制度是希望由銀行將數據利用應用程式介面(API)共享給第三方服務業者(TPS),再由TPS提供服務給客戶使用,這些TPS可以幫客戶創造出更多的服務價值,像是整合各類金融服務(帳戶資訊查詢、存款、匯款、貸款、信用卡、理財和支付等)、提高客戶參與度、詐騙檢測和創新金融商品,使銀行數據得到更廣泛的運用,讓整個銀行業可以提供更完善的服務。

台灣主管機關在推動開放銀行,採行「不修法與不強制」的方式,與英國強制執行不同。台灣是透過規定與整合測試的方式,由財金資訊公司制定API,讓銀行依照規定開發與上架,而TPS找尋合作的銀行,並向財金資訊公司註冊與測試。

整體推行過程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產品公開資料,TPS透過API獲取不同銀行的資料,彙整在一起方便客戶查詢和比較。

第二階段是個人資料查詢,將原本屬於各別銀行的客戶資料,經由客戶同意後,TPS就可以將合作銀行資料整合,使客戶可以閱覽個人金融資訊。第三階段是交易面資訊,經由客戶同意後,TPS可以連結各家銀行帳戶提供多元的服務,如轉帳、支付、定存合約、信用卡分期與貸款等,實現使用單一的應用程式可以跨越不同銀行的界線。

目前已執行至第二階段,第一階段於2019年上線,第二階段於2021年啟用,預計於2024年啟動第三階段。截至2023年7月參與第一階段有26家銀行,有六家TPS;第二階段有16家銀行,有二家TPS。根據金管會統計至2023年第1季,第一階段每月平均有100萬筆的查詢記錄;第二階段每月平均有55萬筆的查詢記錄。

有關實行狀況,在第二階段TPS業者變少,且提供比較完整銀行服務只有一家;相較各主要實施國家,台灣在開放銀行仍有待強化。參與銀行方面,第二階段雖然數量有減少,但大型銀行仍有參與,但到了第三階段有多少銀行願意開放交易資料仍有待觀察。再者,由於資安考量、市場小、商業模式不夠明確,使得TPS是否有能力或願意投入足夠資源,仍是未知數。

另外,第三階段使用TPS服務進行交易,將會有TPS與銀行責任拆分與歸屬問題,尤其當有爭議時銀行需要先賠償給客戶再去求償,因此銀行可能會想避免此問題,直接建議客戶使用自家應用程式;此一狀況可能會降低銀行參與第三階段的意願。

台灣開放銀行制度的實施現況與理想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最基本的考驗是如何創造有效的整體商業模式,讓所有參與者(客戶、銀行、TSP業者)願意持續加入與使用,因此,有必要強化開放銀行的運作品質。

首先,除了鼓勵目前兩家TPS業者提供更完整的銀行服務外,建議主管機關參考英國作法,例如:沙盒測試平台、獨立機構的評估與檢驗,降低資安測試成本,且藉由TPS分級管理,增加金融科技業者成為TPS的意願。

其次,成立推動委員會,邀請銀行與金融科技業共同制定運作制度與審查機制,創造良好的生態圈,讓金融科技業更有意願成為TPS。

最後,資訊安全是開放銀行重中之重。主管機關與推動委員會必須協助TPS,建立符合財金公司提出的資安標準,並且透過推廣活動,增加客戶對開放銀行的了解與滿足他們需求,建立客戶對資安的信心,方有助於深化開放銀行的實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壽險業嚴謹監理 確有必要
下一篇
對新金管會的期許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