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虛擬資產發展 須跨部會管理

金管會上月底已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洗錢防制主管機關,被行政院提升為擔任「具金融投資或支付性質之虛擬資產平台的主管機關」。 路透
金管會上月底已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洗錢防制主管機關,被行政院提升為擔任「具金融投資或支付性質之虛擬資產平台的主管機關」。 路透

本文共1480字

經濟日報 社論

金管會上月底已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洗錢防制主管機關,被行政院提升為擔任「具金融投資或支付性質之虛擬資產平台的主管機關」。金管會未來將會「參考國際監理趨勢,以循序漸進方式強化國內虛擬資產平台對客戶之權益保護」。

金管會特別聲明未來監理虛擬資產平台,將以指導虛擬資產服務業者(VASP)自律原則進行,強調要依資訊揭露、交易公正、消費者保護、洗錢防制等九項原則進行。行政院陳冲前院長為此特別發文,認為金管會納管VASP的活動似有難言之隱;府院高層似為回應去年加密貨幣市場倒閉風潮引發的社會關注,但對虛擬資產本質並不瞭解,因此未能提出更完整的發展及管理策略。

虛擬資產交易源於2008年區塊鏈技術開發的比特幣,而背景則是網際網路已成為世界新經濟活動的骨幹。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地虛擬資產在兩年前曾達2萬種,市值逼近3兆美元,而形成特有的新興產業。特別的是,虛擬資產是民間「憑空創造」生成,只要有人埋單就會有價值。當然,任何風吹草動也很容易導致虛擬資產供需失衡,形成價格巨幅波動的風險。

社會因此對虛擬資產有許多質疑。股神巴菲特嚴批比特幣是沒有「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的「賭博代幣」(gambling token)。比爾蓋茲譏諷虛擬貨幣與非同質化代幣(NFT)「百分之百是更大笨蛋理論(博傻理論)」的體現,而摩根大通總裁傑米戴蒙則送上「炒作欺詐」、「浪費時間」等警語。至於國內專家也提點虛擬資產是「新型態龐氏騙局,假創新真詐騙」。

虛擬資產快速崛起的確充滿爭議。無論是採礦耗能對自然環境衝擊,或是缺乏管理生態圈充斥非法金融交易都是社會永續發展與維持秩序的絆腳石。而更諷刺的是立基於「去中心化」的虛擬資產竟然要靠「中心化」交易平台來維繫流動性。不過,虛擬資產縱使有不宜存續的理由,交易確認的採礦活動卻動力十足。前年中國大陸嚴禁比特幣挖礦後,美國便取而代之成為第一大挖礦國,其中德州甚至傳出去年挖礦的用電量暴增75%,電費甚至因此上漲。

虛擬資產的發展並非順遂,也曾經大起大落,但其隨著網路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並未改變。面對此類爭議性資產,各國現已逐漸形成「既然擋不住,索性插一腳」的共識。日本金融廳在九年前世界最大比特幣交易所Mt.Gox倒閉後,開始進行監管,結果倖免於去年FTX事件的衝擊。美國拜登總統也於去年3月簽屬行政命令,要求政府各部門評估潛在利益與風險,並在9月提出全面性的虛擬資產發展架構。我們預期美國將會以證券市場管理規則,將平行發展的虛擬資產納入管理。

東南亞除香港與新加坡早已是虛擬資產創新中心外,不少國家最近也不遺餘力地推動虛擬資產的產業發展。泰國強化VASP的數位錢包管理系統以保護投資人,越南將比特幣交易合法化,並成立獨立委員會來決定最佳監理方式,而印尼甚至規劃年底前要建立「國家級」加密貨幣交易所。

至於在台灣,我們好奇究竟是誰才能做出虛擬資產該否發展的決定?檢視行政院轄下部會,嫻熟數位發展與安全議題、虛擬資產的產業與環境政策規劃、數位貨幣對貨幣政策的影響,以及虛擬資產違法交易情事等皆各有所司。我們提醒政府,虛擬資產的產業管理絕非單一部會問題,而必須全方位思考其定位方能竟其功。

網路經濟帶來虛擬資產發展,無論是資產本身或是內嵌技術,都對全球產業與金融運作產生重大影響。然而虛擬資產的產業管理涉及層面甚廣,上至貨幣主權、經濟安全、違法交易,下至消費爭議與投資人保護都涵蓋在內。行政院現僅指派金管會扛起產業的自律管理很可能會力有未逮。畢竟虛擬資產已是網路經濟的重要元素,政府放棄跨部會協調虛擬資產的管理先機,恐會讓台灣新一代的經濟發展輸在起跑點。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壽險業嚴謹監理 確有必要
下一篇
日韓執政黨挫敗對台灣的啟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