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ETF 熱賣引發台灣熱錢淹腳目疑慮 央行認證錢多拋三解方

本文共550字

經濟日報 記者楊筱筠/台北即時報導

面對 ETF 熱賣引發「台灣熱錢淹腳目」狀況,央行提出解方。央行副總裁嚴宗大今(18)日在立法院財委會上指出,台灣超額儲蓄率的確持續累積,近十年超過10%,建議政府善用超額儲蓄資金,透過國內外實體投資,促進經濟發展。

嚴宗大今日回應,媒體所謂的熱錢,指的是外資賣完股票後的資金停留在台灣時間,目前約新台幣1,000多億元,超額儲蓄則指的是在銀行體系與金融機構之間散佈的資金運用情形。

央行資料指出,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經濟成長動能高度仰賴國外需求,經常帳長期順差,反映超額儲蓄,持續累積,國內資金充裕,央行已經透過適時發行定期存單與各項操作工具,沖銷市場餘裕資金。

另外,央行也已經在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五度升息以及兩度調升存款準備率,有助於強化信用管制。

嚴宗大報告指出,建議用三種方式運用資金投入國內外實體投資,包括第一,增強民間部門參與公共建設量能,提振民間投資,因應少子化與高齡化、淨零排放目標,可以引導包括保險業龐大資金投入國內產業與注重要建設,可以優化國內投資環境加速推動率店與電動車等投資。

第二,因應家庭儲蓄率高,可以引導民間資金發展金融服務業以及財管業務,提升金融產業生產力。

第三,可以善用超額儲蓄進行跨國併購,取得關鍵技術以及戰略性資源,協助廠商全球布局,鞏固全球價值鏈的地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金管會證實台股落入「窄基指數」 美系資金最快7/29禁止交易台指期
下一篇
金融三業Q1賺近3,000億元 台幣貶值、台股持穩...4月獲利可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