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虛擬幣亂象/虛擬幣神話 誘騙投資小白入局

提要

假象背後垃圾幣滿天飛,交易平台成為犯罪溫床,詐團以績效、愛情設局,讓受害者掉入陷阱…

回顧比特幣自2009年誕生迄今,全球已出現上千萬種的虛擬貨幣。
 路透
回顧比特幣自2009年誕生迄今,全球已出現上千萬種的虛擬貨幣。 路透

本文共1374字

經濟日報 記者邱金蘭、孫嘉君/台北報導

前言

農曆年前驚爆已取得金管會法遵聲明的幣圈大咖ACE王牌交易所,捲入虛擬貨幣詐騙案。根據警方同步公布的14種無價值空氣幣與垃圾幣,包括了魔券幣、海神幣、天選幣、瘦身幣等。為何這些名不見經傳的虛擬幣,會成為犯罪寄生溫床,投資人被騙只能歸咎利慾薰心嗎?

「一開始,我是以一顆2元跟業務員簽約買入海神幣,投資一年,幣值跌到剩零點幾元,那時業務員解釋,疫情影響5G普及,要我再等等」,上班族Alice是在四年前接觸有「5G幣」之稱的海神幣。

她和好友Cindy因為同事誇口另一半在投資公司上班,靠虛幣賺了不少錢,於是各自借貸20萬元投入,沒想到全打了水漂。

Alice說,同事專找朋友入局,一拉就是二十幾人,一搭一唱的業務員老公則宣稱,海神幣是知名網站創辦人推出,還與有名的電信公司合作,業務員說私募價比較便宜,等以後5G普及後,一年至少可賺三倍,甚至12倍利潤。

Alice和Cindy起初說沒錢,業務員就找「認識」的銀行專員說可以幫忙辦貸款,過程中,業務員話術不斷,舉凡:「有錢人都是跟銀行借錢投資」、「投資報酬率遠高於貸款利率,一定會賺」,兩位投資小白就在業務員催促下簽約,Alice還聽說,有人以房產抵押百萬元買了海神幣。

虛擬幣涉詐財損金額
虛擬幣涉詐財損金額

手法多樣 每天案件頻傳

一年後,海神幣慘跌到僅剩零點幾元,兩人找業務員說清楚,業務員一面安撫,卻也出示買賣契約條文,如「乙方完全瞭解虛擬通貨之高風險性」、「因市場漲跌所產生之利潤或損失,均歸屬於乙方,而與甲方無涉」,讓兩人啞巴吃黃蓮,直到年初詐騙案新聞曝光,兩人才發現被騙了。

去年底,台北地檢署檢察官洪敏超就在一場座談會上指出,地檢署每天處理的案件中,有三分之二是詐欺,其中又有三分之二跟虛擬貨幣有關,凸顯虛幣已成犯罪溫床,到了政府不管不可的地步。

刑事局打擊詐欺犯罪中心研究員王琮聖分析,常見的虛幣詐騙手法有兩種,一種是「假投資」,如Alice所碰到的,另外一種是以愛情設局,由歹徒假冒帥哥美女利用社群網路搭訕被害人,待建立感情後,再誘騙對方到歹徒提供的投資平台交易,最後卻無法出金,榨乾被害人。

經濟日報採訪到一位X先生,就是愛情騙局的受害者。X先生說,他在交友軟體結識自稱理財顧問的Y女,為此買了結合醫美課程的「瘦身幣」與號稱可運用於NFT社群治理的「NFTC」幣。過程中,Y女同樣介紹相熟的行員協助貸款,Y女還交代,貸款原因要寫「結婚用」。

X先生同樣也是在王牌交易所詐騙案東窗事發後,驚覺自己投資的虛幣名列垃圾幣名單上。他坦言,起初是真的想發財,如今也想不起為何會喝下一碗碗的迷湯。他氣憤說,這些詐團一騙再騙,一定要受到法律制裁。

台灣規管虛擬資產相關進程
台灣規管虛擬資產相關進程

報酬膨風 政府不應坐視

王琮聖分析,這幾年虛幣漲幅最高曾達700倍,加上網路不時流傳某年輕人靠著虛幣翻身千萬富翁,這些「傳奇」也造成投資小白易掉入陷阱。他提及,虛幣的世界真真假假,有些是詐團設立的虛幣交易平台,是假的;有些半真半假,像王牌交易所捲入的詐騙案,平台是真,也確實發行虛幣,只是虛幣沒達到「膨風」效果。

回顧比特幣自2009年誕生迄今,全球已出現上千萬種的虛擬貨幣。根據區塊鏈研究公司Chainalysis的報告,全球虛擬貨幣犯罪交易額,已從2020年的84億美元,上升至2023年240億美元,約新台幣7,400億元。目前僅以洗錢防制、薄弱的指導原則及自律做管理的台灣,該進入更強的監管時刻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元大金四連莊遠見ESG企業永續獎 攜手關係人永續共好
下一篇
高殖利率金融股投信加碼 跟進外資買盤布局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