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戶套利利器來了?外幣資產質借利多 銀行說2點最關鍵

本文共631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

金管會將開放高資產客戶可拿手上外幣金融資產,跟銀行抵押做外幣融資,承辦高資產業務的銀行業者一片叫好,但業者指出,關鍵是貸放成數高低、及是否可以做「二度質借」,若限制過嚴、恐會減降政策利多。

金管會是在2018年開放「基金自行質借」(信託受益權自行質借),即投資人在同一家銀行買的國內外基金、ETF、債券等,將准許向銀行抵押、借錢。

但同時也設三防線,包括禁止在同一家銀行做二度質借投資、限專業投資大戶、貸款成數限限5成,因限制重重,讓該政策上路後,成效打折。

一家承辦高資產業務的銀行主管說,這次要仿照基金自行質借概念,允許富豪大戶可拿手上外幣資產質借融資,關鍵一是貸款成數限制,因建議能回歸各銀行授信內控,不要再「東綁西綁」。

該主管說,國外私人銀行早就開放金融資產可自行質借且無設限,一旦設限恐會限縮融資動能,也對國銀發展財富管理的國際競爭力,大打折扣。

其次,也不要有「二度質借限制」。依基金自行質借規定,基金投資人在同一家銀行第一次質借的資金,只能限五成,這五成資金可以再投資,但再投資的基金就不能再質借。

例如在甲銀行抵押A基金借五成資金共10萬元,這10萬元可再投資甲銀行的B基金,但B基金就禁止再做抵押借錢,當時金管會此舉是避免投資人過度擴大財務槓桿操作,也防堵理專勸誘「帶進帶出」。

另一家銀行說,基金自行質借是限財力3000萬元的專業投資人,但擁有上億元資產的富豪大戶的風險承擔能力更強,盼「再投資」緊箍咒別套在高資產客戶身上,否反限制大戶財務槓桿操作空間。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一銀推品牌形象歌曲
下一篇
金控股息全出爐! 這檔現金殖利率最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