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十壽險發債又增資逾1179億 新壽15億現增到位時間曝光

壽險業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庫)
壽險業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933字

經濟日報 記者廖珮君/台北即時報導

為了2026年順利接軌新清償能力指標(ICS 2.0),今年壽險業狂發債又現增。據金管會到今(19)日最新統計,共有十家壽險業採發債、現增和盈餘轉增資達1,179.5億元,其中又以六家壽險業發債且資金已到位1,050億元最高。

金管會是在今年4月開放保險業可發行十年以上、具有到期日次順位債,可計入第二類資本下,六大壽險業申請發債最大額度1,110億元、實際到位1,050億元,均創史上新高水位。

據統計,六大壽險業中,以國壽核准發債額度350億元最高,富壽250億元次之,南山發債150億元居第三大,台壽和新壽各發債130億元,中壽也有100億元的發債規模,合計1,110億元;截至19日止,實際資金到位是1,050億元。

據了解,這中間差異60億元,是富邦人壽和南山人壽各差了25億元和35億元尚未募滿,也就是說,富壽實際資金到位是225億元、南山則是115億元,是六大壽險中「唯二」尚未募滿者。

官員強調,金管會核准壽險業發行次順位公司債後,可在核准一年內分次發行,換言之,富壽和南山仍可在一年內持續將資金募集到位。

至於增資情況,據金管會到19日統計,共有兩家業者增資共110.25億元,包括台銀人壽現增60億元、三商美邦人壽現增50.25億元;另兩家業者採取盈餘轉增資,包括郵局轉增資18億元、遠雄也轉增資1.24億元。

此外,新光金控(2888)已規畫將帳上現金15億元、轉增資給新光人壽,據透露,新壽這15億元恐會在12月29日,2023年最後一天才會到位。

市場憂心,在11月台幣急升、讓新壽大虧後,15億元僅是杯水車薪「助益有限」,新壽2023年底資本適足率(RBC)恐將仍低於200%法定標準。

為改善財務結構,新壽向金管會提出每年增資計畫的承諾,從2023年起、每年需增資70億元,如今打了兩折,今年不足額55億元的部分,將遞延到2024年,若再加上2024年原定70億元增資額,新壽明年得增資125億元,增資壓力愈來愈大。

依《保險法》規定,RBC若在150%以上未達200%,是屬「資本不足」階段,金管會可令負責人限期提出增資、財業務改善計畫,屆期未依計畫確實執行者,得採取次一資本等級的監理措施,金管會還可限制業務、資金運用範圍、負責人酬金等其他必要處置。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品保協會:林大鈞員工持假單據申請代償 將提告
下一篇
國債鐘揭露平均每人負債27.4萬 攀新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