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央行示警:穩定幣進入實體經濟作為支付工具 如未納管可能產生系統性風險

本文共903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銀行示警,近期穩定幣的發展與應用範圍,逐漸由虛擬市場的交易媒介,進入實體經濟作為支付工具,一旦單一法幣掛勾穩定幣的使用規模擴大、應用場景增加或廣泛用於跨境支付,如未予以納管,將可能產生支付及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

央行最新報告「國際間支付型穩定幣之最新發展與監管概況」指出,去 (2022) 年發生多起虛擬資產相關風險事件,例如:美元穩定幣(UST)崩盤、虛擬資產借貸平台Celsius Network破產、避險基金三箭資本破產、虛擬資產交易平台FTX破產等,虛擬資產之一的穩定幣市值雖受影響而下滑,但仍為虛擬市場的主要交易媒介。

其中,單一法幣掛勾穩定幣,具有作為支付用途的潛力,近來相關應用已開始擴及實體經濟,提供電子支付服務,一旦使用規模擴大、廣泛應用並涉及跨境支付,則影響範圍不僅及於一般大眾,更可能危及支付及金融體系的穩定,因而受到主要國家金融監理機關的關注。

央行表示,穩定幣的市值雖占虛擬資產總市值比重不高,但已成為虛擬市場的主要交易媒介,透過穩定幣進行虛擬資產交易占比已超過八成。

截至今年9月15日,全球共有148種穩定幣,總市值約1,244億美元,占全體虛擬資產市值約12%;其中穩定幣市值前五大皆為美元掛勾穩定幣,分別為USDT、USD Coin (USDC)、Dai、TrueUSD (TUSD)及Binance USD (BUSD),約占穩定幣總市值96%。

在交易平台上,客戶可透過法幣、穩定幣或其他虛擬資產,例如比特幣等,進行虛擬資產的買賣;而穩定幣近年已成為虛擬市場的主要交易媒介,透過穩定幣進行虛擬資產交易的占比為81%。

近來,美國最大第三方支付公司PayPal宣布,與加密經紀商Paxos合作發行美元穩定幣PayPal USD (PYUSD)。PYUSD是透過 PayPal以美元1:1的價格買賣,且100%由美元存款、短期公債或其他約當現金擔保。

央行認為,與新台幣1:1兌換的單一法幣掛勾穩定幣因具有電子支付特性,屬「具支付性質的虛擬資產」,其發行及業務營運將涉及我國「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相關規範,央行認為,主管機關金管會可參考主要國家作法,適度修訂相關規範、將其納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品保協會:林大鈞員工持假單據申請代償 將提告
下一篇
國債鐘揭露平均每人負債27.4萬 攀新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