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面臨全球化 央行總裁楊金龍提三建言

提要

央行總裁籲國際政策協調、台商分散投資應變、擴大金融支持因應

央行總裁楊金龍。 記者潘俊宏/攝影
央行總裁楊金龍。 記者潘俊宏/攝影

本文共941字

經濟日報 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29)日指出,台灣面臨全球化的最新發展,可從「全球化議題的省思」、「全球化變局下企業的機會與挑戰」及「全球經貿新變局下宜持續關注的金融經濟議題」三面向著手,政府與產業可一起尋找因應之道,包括國際政策協調、台商分散投資應變、擴大金融支持及國際化等。

楊金龍昨天是在政治大學舉辦「2023年國際經濟與金融趨勢論壇」,以「全球化最新發展與台灣因應之道」為題,發表專題演講。他指出,全球化快速發展,透過全球貿易、資本及勞動力自由移動,提升經濟效率,把經濟大餅做大,讓數億人口脫貧,更協助台灣、南韓等躍升為高所得國家。然而,伴隨全球化,也帶來中低階技術勞工工作機會流失、貧富差距擴大等負面影響,這在先進國家尤為明顯。為避免形成超全球化並緩和全球化造成的外部性和逐底競爭問題,主要經濟體宜透過國際政策協調來制定全球化基本規範。

他指出,在地緣政治風險及全球供應鏈重組變局下,為我國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以投資與貿易地區分流因應,不但提升台灣生產韌性,並使台灣經貿發展更趨平衡。

楊金龍表示,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與全球經濟整合程度甚深,過去積極參與全球貿易更協助我國躍升為高所得國家,近年全球化發展步調調整,對台灣經濟前景具重大意涵。透過政府政策支持與協助,有助企業克服挑戰,目前政府已與美國展開「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建立「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及簽署「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積極推動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 (CPTPP),促進與盟國產業合作及達成關鍵供應鏈多元化目標。

美中衝突下,楊金龍認為,台商企業藉由產線重新布局至東協國家等海外據點,隨台廠供應鏈多元分流布局,一方面擴大了台灣經濟腹地,另方面也降低過去高度集中在中國大陸投資生產的現象。這些也改變台商的金流,台灣的金融業與香港及新加坡等金融中心不同,長期以來台灣的經濟發展是以台灣廠商在國內或全球布局為主,經濟腹地較分散,隨台商擴大東協布局,我國銀行與東協國家資金往來更密切,等同擴大金融服務業的經濟腹地,也提供台灣金融業發展新契機。

台灣金融業可提升國際化程度,擴大海外業務量能,配合廠商布局調整及新南向政策,發展為台商的貿易結算及資金調度中心。


延伸閱讀

台美貿易順差擴大 央行持續避免貿易遭美制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蔡總統重申政府關注資安 要打造台灣數位韌性
下一篇
國泰金前十大股東出爐 新加坡主權基金、政府基金與壽險公司「續抱」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