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央行理監事會議摘要曝光!鷹派理事:升息應比照國際以1碼為調幅

本文共1100字

經濟日報 記者陳美君/台北即時報導

中央銀行今(4)日公布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事錄摘要,儘管全體理事一致同意升息半碼(0.125個百分點),但鷹派理事在會中仍高喊,央行應儘量與國際間央行採取一致的做法,即以1碼作為貨幣政策利率的調整幅度,同時也應關注台灣實質利率連三年為負造成的影響。

央行2022年3月以來五度升息,累計升息幅度達3碼,今年3月23日的理監事會議上,央行再度決議升息半碼,並獲全體理事一致同意。

根據央行公布的首季理監事會議議事錄摘要,一位鷹派理事高喊,回顧2000年以來央行貨幣政策決策模式,在升息時似乎比較謹慎,在早期經濟成長率高且失業率低的部分期間,央行持續以半碼的速度調整政策利率,在全球各國央行政策利率調整上並非常態,此作法可能會造成台灣長期低利率,落入流動性陷阱;未來一旦國內外經濟開始穩定成長,央行應儘量與國際間央行採取一致的做法,即以1碼作為貨幣政策利率調整的幅度。

另位理事認為,當前國際金融環境與過去相較,不確定性越來越高;同樣事件的考量也會因時間不同,調整利率的幅度自然也不同。近期歐美銀行危機事件顯示,金融穩定性問題將衝擊至其他相關國家。

就台灣而言,國內銀行資產負債結構與歐美銀行不同,因此,遭受的衝擊較小。但就整體大環境而言,我國屬小型開放經濟體,易受國際經濟金融情勢影響,惟未來國際市場所受影響仍存有不確定性,此將影響央行未來貨幣政策的方向。利率調整的幅度在不同環境下無法比較,因此,無法用同一個標準來看之前跟現在調整幅度是大或小,此或是將來需思考的議題。

有位理事指出,名目利率不是決策的考量,實質利率才是;實質利率在消費、投資、銀行借貸等活動均扮演重要的角色。若本次升息半碼,雖有助縮小負利率的幅度,惟台灣實質利率連續三年為負,應關注其對經濟金融的影響。

另位理事表示,2021年起,受疫情及俄烏戰事等非預期事件連續衝擊,推升國際能源及糧食價格,致國內CPI年增率走升。央行自2022年3月起採漸進溫和緊縮貨幣政策,帶動國內五大銀行平均1年期定期存款機動利率走升。本次升息半碼,加以今年通膨率可望回降,負的實質存款利率(定存利率減去CPI年增率)幅度將縮小;而與主要經濟體相較,本年國內實質存款利率水準尚屬居中,且多數主要經濟體實質存款利率亦為負值。預期今年上半年受出口與投資疲弱影響,國內經濟成長低緩,加以國際經濟情勢仍具高度不確定性,負的實質利率應有助提振經濟成長。

也有理事表示,今年以來平均房租漲幅高於上年平均值,由於房價上漲帶動的房租上漲,存在時間落差,且房租上漲具僵固性及持續性,其後房租上漲的現象值得觀察。儘管所得分配及分配不均並非央行法定目標,仍應關注通膨對低所得家庭傷害更大的現象。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壽險報喜3月大賺431億 4月獲利動能有望續航
下一篇
金融三業Q1賺近3,000億元 台幣貶值、台股持穩...4月獲利可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