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Gartner:AI 生成偽造將使30%的企業懷疑臉部辨識真偽

本文共642字

經濟日報 記者彭慧明/即時報導

生成式AI導致真假難辨的問題越發嚴重,「刷臉」可能快要不管用。根據研調機構Gartner公司的預測,到2026年,30%的企業將因為人工智慧(AI)生成的人臉生物識別深度偽造攻擊,認為此類身分認證與驗證解決方案不再能夠起到可靠的作用。

Gartner研究副總裁Akif Khan表示,人工生成的真實人臉圖像被稱為深度偽造,惡意行為者可利用這個手段騙過生物辨識身分驗證或令其失效。導致企業可能會因為身分認證與驗證解決方案無法分辨被驗證者的臉是真人還是深度偽造,而開始質疑它們的可靠性。

目前,使用人臉生物辨識技術的身分認證與驗證流程依賴於活體冒用攻擊測試(PAD)評估用戶的真實性。Khan表示,數位注入攻擊已經開始利用目前能夠通過AI生成的深度偽造,而當前定義和評估PAD機制的標準與測試流程並未涵蓋此類攻擊。

Gartner的研究表明,雖然活體冒用攻擊是最常見的攻擊載體,注入攻擊(IAD)在2023年增長了200%。為防範此類攻擊,需要結合使用PAD、IAD與圖像檢測。

為幫助企業防範能夠騙過人臉生物辨識技術的AI生成深度偽造威脅,資安長(CISO)與風險管理領導人必須選擇能夠證明自己具備超越當前標準的能力和計畫,Khan建議,企業應該與專門投資於使用IAD和圖像檢測技術減少這種新型深度偽造威脅的廠商合作,開始制定最低的控制標準。

最重要的是,負責身分識別和存取權管理的安全與風險管理領導人,應該通過選擇能夠驗證真人的技術和落實防止帳戶接管的措施,來降低AI深度偽造攻擊所帶來的風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公司治理評鑑 台灣高鐵連7年排名前5%
下一篇
美超微、超微同聲示警 AI 鏈缺料三台廠即刻救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