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15年前看好OLED,換來13年虧損、燒掉10多億元!華凌光電如何撐過低谷、站穩市場?

本文共2463字

經濟日報 經理人

編按:原文刊載於2023年6月16日,相關進度以當時為主,本文旨在經營觀念分享。

採訪.撰文 莊彙翌

如果知道一條產線要虧 13 年,燒超過 10 億元,就算看到了機會,你敢投資嗎?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事業的門檻非常高,它是高資本密集、高技術密集、長時間研發的事業,我們虧了 13 年,2022 年才獲利。」華凌光電董事長廖育斌說,而且「我們不對外向股東募資,靠自己的努力活下來。」

專攻中小型工業控制(工控)顯示面板及模組的華凌,從低階的超級扭曲向列液晶(STN,super-twisted nematic)、中階的薄膜電晶體(TFT,thin-film transistor),加上 OLED 高階產線,是全球唯一一家低、中、高階面板都可以少量多樣生產的廠商。

華凌的面板從農業用耕耘機、有線電話、咖啡機,再到醫療用儀器、電動車專用充電樁的顯示面板,都可以看到;在 2022 年出貨量約 1400 萬片(模組)。隨 OLED 產線首次獲利,擁有豐富產線的華凌,在 2022 年營收近 30 億元,年成長率 34%,創下歷史新高;同年 10 月興櫃,每股盈餘(EPS)5.73 元。

累積 1 萬 2000 個標準型號,客戶下單免開模、交貨又快

品牌部經理王美惠指出,華凌團隊的標準品開發,會先分析及研究產業概況及未來發展,判斷哪些面板尺寸跟規格是該產業最需要的設計,提前開模,「客戶甚至都不知道他需要這個尺寸。」客戶下單的時候,公司已有模具,就不需要付模具費,目前已累積 1 萬 2000 個標準型號。

比方說電動車的充電樁,根據不同使用情境,會分成家用、辦公大樓用、室外停車場等類型,或是區分成單色或彩色面板等不同種類,從低到高階各自開發出標準品供客戶選擇,下單後最慢 2 周可交貨。華凌能開發這麼多面板種類,是過去十幾年來購置不同技術產線的結果。

從單色、低成本的 STN 開始創業,2006 年購入彩色顯示器 TFT 面板,開始研發電路板模組,2008 年在大廠退出之際,低價收購 OLED 產線;3 年後,再從聯電子公司聯宗的手中,以 3300 萬買進第二條市價高達 16 億的 OLED 產線,在倉庫一放就放了 5 年。

廖育斌回憶,2007 年前後,是台灣顯示器產業最蓬勃的時候,連非面板業的大廠都積極投入 OLED 事業,瞄準消費性電子產品市場;但因為當時技術尚未成熟,人才也不完備,碰上技術更成熟、成本更低的 TFT 面板,OLED 沒有競爭優勢,大廠紛紛撤資,相繼退出市場。

大廠的燙手山芋,為什麼廖育斌要吃下?

華凌買下二手 OLED 產線,不走消費性產品市場,而是回到原本就擅長的工控領域。因為 OLED 面板輕薄,也不需要 STN 的背光源,視角廣且省電,零下 40 度也能正常運作,操作範圍廣,因此廖育斌在 15 年前就認定,這項技術一定會取代 STN,「這很科學,不是做夢的。」

但是,客戶因成本考量,無法考慮較高價的 OLED 面板,廖育斌便說服客戶,先將他們的高階產品換成 OLED,提升商品價值,其他較低階的產品仍維持不變,讓客戶願意下單 OLED。堅守十幾年,OLED 產線終於獲利。他拿著自家專利的 OLED 螢幕說:「它就是未來。」

定調少量多樣營運模式,勤跑展會累積 3 萬終端客戶

創業一開始,他就決定切入少量多樣的工控領域市場,承接大廠因成本考量不接的少量訂單,比如農業用的耕耘機、醫療用的核磁共振儀;所謂的少量,指的是 500 片以下訂單,華凌有 7 成訂單屬於少量型,代表需累積足夠的客戶數,才能一次向上游供應商下單。

廖育斌跑遍國內外展覽,比如到美國、日本、印度、歐洲等,平均每年參與 4 場,拓展跨產業市場,累積名單,建立起龐大的客戶群。25 年來,華凌在全球已擁有 3 萬家終端客戶。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無形經營門檻,」廖育斌說。產品也會自己帶來新客戶,他表示,有 14% 新客戶是從商品標籤找到華凌,比如 A 咖啡機品牌拆解競爭對手 B 咖啡機品牌型號的零組件,發現它的面板來自華凌,便會主動上門,「這證明在全球,有各行各業的領導廠商,用我們的產品。」

不因開高階產線放掉低階產品,長年穩定供貨,換取客戶信任

2015 年,同業開始投入智慧型手環市場,消費性電子市場需求攀升,同時工控領域的客戶需求逐漸成長,他便決定擴建第二條 OLED 產線;然而,從建廠到調整好產線良率,燒了約 5 億資金,在 OLED 還未轉虧為盈的情況下,出現財務調度危機。

「客戶和供應商都很怕,認為我這 20 年都這麼穩定,怎麼會突然發生這種事,」事業遇到瓶頸的廖育斌,靠著少量多樣營運模式,維持穩定的營業額,再向往來的客戶和夥伴誠實說明情況,表示訂單沒有出問題,只是短期收支不平衡,才讓對方安心下來不跑單,同時改善良率問題,順利度過危機。

他表示,就算 OLED 的高階產線起飛,不代表公司會放掉 STN 市場。比如說對講機,現在用的是 STN 面板,不代表未來會全面改成 OLED,廖育斌說,「不因為有更好的發展、更棒的產品,或利潤更高的事業,就不去做原來的東西,這是客戶信任的一部分。」從華凌第一年就生產的產品,目前都還持續供貨,也是公司對客戶的長期承諾。

廖育斌

1970 年生,逢甲大學商學博士畢。曾任久正光電品保及研發工程師,1998 年創立華凌光電。

華凌光電

成立時間|1998 年

員工人數|約 1130 人

營  收|29.99 億(2022 年)

營業項目|STN、TFT、OLED 顯示器模組,及系統整合(SI,system integration)產品。

※本文由《經理人》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司機,你好像沒按到計費表?」一次搭計程車的經驗,我體悟的人生經營之道

Attached please find 別寫了! 「附件請看」的英文怎麼說?7 個過時 email 寫法快改

「換份新工作,我會做的更快樂」別傻了!飛機上的乘客教我的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創立於2004年1月,出自在混亂與不確定的環境下,一個出版人對台灣未來競爭力的期許。期許透過活學易用的管理知識,填補經理人的管理需求,為台灣培養出「誠信、專業、創新、當責」的終極經理人。提供經理人解除焦慮的最佳對策。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加速推動台灣氫能市場起飛 GESA攜手產官學共同研商轉契機
下一篇
熊貓超市5月底收攤 foodpanda 將專注外送、快遞等業務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