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實踐淨零 電動車帶頭衝

全球電動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美聯社)
全球電動汽車產業蓬勃發展。(美聯社)

本文共1547字

經濟日報 林婉婷

因應全球淨零碳排的趨勢下,各國積極推動2050年淨零排放相關政策,除高碳排、高耗能產業(如鋼鐵、水泥、石化、煤電)必須立即轉型外,所有的產業都將面臨成本增加、碳關稅、減碳及綠能的衝擊。在交通方面,各國也以全面運具電氣化做為解決方案,宣示未來電動車將全面取代燃油車。

國發會在2022年3月提出「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策略總說明」,報告中指出2040年將全面停售燃油車,電動車、電動機車市售比達100%,全面電動化,可望帶動國內電動車產業整體發展。

全球電動車市占率成長快速,國際能源署(IEA) 2023年發布全球電動車展望,顯示2022年電動車全球銷售已經破1,000萬輛,占全球新車總銷售量14%,今年可望創新高達18%,預計至2030年,中國大陸、歐盟與美國銷售的電動車所占平均比重將提升為60%。目前有超過20個國家,如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南韓、加拿大等宣布禁售燃油車的時程;其中,荷蘭、丹麥、新加坡、斯里蘭卡等宣布禁止非電動車上路的時程。各國也實施相關政策與獎勵補貼措施,以刺激當地對於電動車購買之需求。

其中歐盟2021年公布55套案(Fit for 55)提出12項政策措施,涵蓋氣候、能源、建築、碳交易、土地利用、交通運輸、稅賦等面向,除擴大歐盟碳交易體系(ETS),目標2035年禁售燃油車;2025年建築營造與公路運輸的燃料供應者納入新的排放交易機制。歐盟各國也積極推動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擴大充電站設點基本每60公里設置充電站,每150公里設置加氫站,並隨時根據電動車市場銷售狀況調整,以支持電動車的普及化。

美國在2022年8月通過降低通膨法案以因應全球環境變遷問題,預計未來十年將提撥近3,700億美元投入溫室氣體減排與能源安全相關措施,包含提供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稅收抵免等激勵措施。為建構電動車供應鏈在地化,此法案規定2023年起電動車用電池關鍵礦物材料及電池零組件有一定比例須來自美國或與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的國家,才能享有全額稅收減免,以刺激內需經濟,扶植電動車產業發展。

全球電動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台灣擁有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的技術優勢及汽車零組件製造能量,包括馬達、車用晶片、車用面板、電路板設計等,若將三電系統、新電池技術及車輛電子模組化平台等電動車必備的優勢進行系統整合,提供完整軟硬體解決方案,有助我國業者切入國際電動車供應鏈體系。

商研院針對兩項電動車策略合作方向與資源,提供我國業者關注:一、結合台灣汽車產業鏈各家廠商技術優勢,成立策略聯盟,相互合作打入國際電動車供應鏈,以提升國際競爭力。鴻海2020年成立MIH電動車開放平台,主要打造一個開放式的電動車生態系統,促進聯盟間成員的合作,同時互補技術上的差距,進而降低產業的進入門檻,加速創新縮短研發時程,截至目前參與MIH平台聯盟的廠商已超過2,300家。

二、善用政府補助資源與措施,因應2030年客運公車及2040年新售小客車跟機車能全面電動化目標,政府將持續精進電動車完備的使用環境、電動車技術轉型與升級且提供電動巴士、充電設施及相關補助措施,如行政院2021年通過「使用牌照稅法」修正草案,延長對電動車免徵使用牌照稅的期限四年,除對消費者具吸引力,可望持續帶動電動汽機車、電池及零組件等相關產業發展。

電動車策略合作方向與資源
電動車策略合作方向與資源

此外,經濟部規劃「公共充電樁建置」藍圖,預計到2025年前,在中央與地方所屬公有停車場高速公路休息區、加油站、高鐵、台鐵與機場等附屬停車場,大量建置公共充電樁,以因應國內快速成長電動車輛上路之充電需求。

整體而言,在淨零永續的浪潮下,全球各國提出相關政策措施,產業也面臨供應鏈重組趨勢,政府與企業如何快速整備好自身的技術優勢與基礎環境,才能搶得市場先機。(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南部院區專案組長)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揚智擬減資4成彌補虧損 盼業績快速回溫
下一篇
力積電日本廠傳提前量產 計劃2026年啟動28至55奈米製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