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台灣工業機器人產值可期 鴻海軟硬整合拚商機

本文共1304字

中央社 記者鍾榮峰台北16日電

台灣廠商在工業機器人零配件供應鏈已具產業規模,不過在系統整合領域,仍有成長空間。鴻海集團透過旗下法博智能、富智康、工業富聯等,布局人機協作、即時反應溝通、自主規劃與檢測的機器人軟硬體方案,爭取智慧自動化製造商機。

邁向工業4.0和智慧製造階段,自動化產業中工業機器人扮演關鍵角色。本土投顧法人指出,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在工件搬運、裝載、焊接、噴漆、裝配等工作,具有高速、準確、效率等特性,可協助企業節省大量的時間與成本,並可在極端場域工作,在汽車與電子產品製造業領域大量採用。

歐、美、日大廠包括德國庫卡(KUKA)、日本發那科(FANUC)、安川電機(YASKAWA)、瑞典ABB Robotics、美國Adept Technology等工業機器人,已掌握汽車製造自動化大部分市占率。

台灣也積極布局工業機器人市場,經濟部引述市調機構Zion Market Research報告預估,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2028年將成長至814億美元,較2022年翻倍增加。台灣2022年工業機器人產值約20億美元,但台灣工業機器人產值年複合成長率(CAGR)達27%,成長態勢可期。

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台灣廠商已具備零組件供應鏈的產業規模,涵蓋上游的控制器、感測器、致動器、驅動器、伺服馬達、傳動元件、機器視覺等,到工業電腦、機械手臂、軸式機器人、Delta或SCARA機器人、直角坐標機器人等

不過在系統整合部分,台廠仍有成長空間。工業機器人產品要在不同產業的工業自動化產線現場,實際發揮效益,需要透過系統整合應用,才能對產線製造的產品進行感測、動作和調整等多重功能。

鴻海集團透過3+3策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3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3項新技術),積極布局工業機器人軟硬體整合方案。

鴻海旗下新創公司法博智能(FARobot),已開發出能讓不同廠牌的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相互溝通、並即時反應的軟硬體平台,除了切入大股東鴻海和凌華的廠區,也打進台灣最大化纖業者的南部工廠產線,並導入與凌華關係密切的面板廠。在海外市場,法博智能也切入美系半導體廠位於馬來西亞的後段封裝測試產線。

鴻海旗下富智康子公司中國富泰京精密電子(北京),今年投資入股中國貴陽沙克智能科技,布局人工智慧(AI)演算法和特種智慧巡檢機器人,應用在資料數據中心(IDC)、電網、電廠、石油石化、軌道交通、智慧養殖等場域。

鴻海旗下工業富聯去年在中國浙江紹興成立富聯卓越科技,今年逐步貢獻營收,協助被動元件廠商積層陶瓷電容(MLCC)整廠自動化、IC封測製程自動化、AI視覺檢測系統、整廠智慧檢測自動化等。

工業富聯也追加投資思靈機器人(Agile Robots),思靈機器人掌握機器人力控技術,以及機器視覺、人工智慧、自主規劃、機器人大腦及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藉此工業富聯深化生產環節智能化,雙方也合作先進綠色製造解決方案,應用在電動車及半導體等領域。

在自主移動機器人(AMR)領域,鴻海集團也布局載體動力控制器,整合動力控制模組和邏輯運算模組,執行電力系統控制、馬達驅動控制、安全感應器控制,並整合周邊感應器資訊與演算法。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京元電擴增資本支出逾75% 攻AI和HPC晶片測試
下一篇
聯發科犀利!Q1每股賺19.85元 手機業務最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