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研調:表前儲能降溫 表後儲能仍須用戶端誘因驅動

本文共1052字

經濟日報 記者孫嘉君/台北即時報導

DIGITIMES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綠色技術研究報告》指出,現階段台灣表前(Front the Meter;FTM)儲能稍微降溫,部分業者看好表後(Behind the Meter;BTM)儲能市場,但在台灣仍須用戶端投入誘因、新營運模式以驅動表後儲能應用發展,例如政府的補貼計畫、儲能設備租賃發展模式等。

在工商業用儲能系統設備方面,台系業者如台泥儲能、永餘智能、台塑新智能、儲盈科技、台達電(2308)等皆已推出工商業用儲能系統,台泥儲能甚至提供以租代購的營運模式,減少業者初期投入建置儲能系統成本;在家用儲能設備方面,台塑新智能、智頻科技推出家用儲能新產品皆待市場反應。

DIGITIMES研究中心分析師余佩儒表示,能源轉型帶動全球儲能電池需求成長,且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於2023年新版淨零路徑圖大幅提高電池容量7成需求,顯見儲能電池系統的強勁需求。即便表後儲能僅佔全球儲能市場2至3成,但表後工商業儲能為全球儲能市場需求成長最快的領域,而中國市場在中央和地方政策積極提供工商業儲能補貼,衍生出工商業儲能不同的發展營運模式。

余佩儒指出,在2021至2022年期間,台灣儲能市場業者投入意願高,至2023年表前儲能市場略為降溫,主因業者申請台電標案超量,台電因而暫停受理申請,目前表後儲能市場以用電大戶為主,以及具備淨零目標需求的業者,或加入RE100的企業;再者,為加強表後儲能市場交易性,台電於2023年推出基於需量反應鼓勵方案。整體來看,台灣表後儲能既有強制作法與需量反應等方案尚在發展中,削峰填谷、備援電力、新興光充儲等應用,為業者在表後儲能嘗試的方向。

余佩儒觀察發現,台灣表後儲能市場有兩大類型業者投入,一是傳統耗能產業企業集團,多角化投入綠能事業並成立子公司。如台泥儲能結合自身低碳建材,開發超高性能混凝土儲能櫃EnergyArk;永餘智能專注智慧能源發展,並與中華紙漿合作建置全台首座5MWh「汽電共生表後儲能系統」;台塑新智能切入貨櫃型儲能系統,並推出家用儲能系統。  

二是電子相關產業的公司延伸發展綠能事業,或透過成立新業務、新事業部,甚至是成立子公司經營。例如儲盈科技從半導體不斷電系統(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UPS)到發展表後工商用儲能系統;台達電表後儲能以工商業用儲能和微電網應用為主,並發展「光充儲」整合系統;智頻科技與通路端展碁合作,首推家用儲能設備Acer Power Bar。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企業生日快樂/現觀科行動廣告業務 將邁入收割期
下一篇
石化需求旺季三利多加持 台塑四寶本季業績看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