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昔日興櫃股王 正瀚上市之路一波三折...老董的農化新藥攻頂大夢:剛到登山口,準備要爬山了

提要

昔日興櫃股王 正瀚上市之路一波三折...吳正邦的台灣農化新藥攻頂大夢

本文共2497字

經濟日報 財訊雙週刊

文/劉軒彤

正瀚生技董事長吳正邦10年前回台創業,曾貴為興櫃股王,卻在上市過程一波三折;如今撥雲見日,透過他多年的產業經驗,讓讀者一窺農化產業的真實樣貌。

「我告訴你呀!醫學的臨床很困難,農業更難;要管到天上30公里、地下33公里;田間試驗要求的數量,也比醫學臨床還大。」正瀚生技董事長吳正邦用一句話,鋪陳一段台灣農業化學產業十年堅持的故事。

根據《財訊》報導,成立於2013年的正瀚,專注於農業生技新藥,2015年登錄興櫃,因為獲利亮眼,曾經是興櫃股王。不料,2016年送件申請上市最後遭到退件;2018年股東會通過再次申請上市,但最終沒送件。直到今年10月,終於獲准在上市創新板掛牌,此次在證交所內審就長達9個月。

再起 獲准上巿 準備登山

也因此,正瀚的掛牌受到矚目,除了本身的發展性,也被視為證交所力推生技股上市的積極態度。吳正邦談起這段過往,一笑釋懷:「我們花了10年在台灣建立一套完整的國際農化新藥開發系統,剛剛到達登山口,準備要爬山了,現在上市時機剛剛好。」

根據《財訊》報導,10年前,65歲的吳正邦在美國農化產業做了30年,有意退休。他盤點自己公司,二手儀器不值錢,只有智財軟體最值錢,「我花好幾千萬元搞的軟體作廢多可惜呀!我又不願送給老美,就想回台灣送人。」講著講著,這位現年76歲的老董坦率地說:「我從小就是吃台中復興路那家肉圓長大的,回台中住還可以吃肉圓。」

回台後,他左看右看沒瞧見門當戶對的好對象,於是先拿100萬元開公司成立小型實驗室,邊做邊找歸宿;沒想到本來要徵兩個博碩士生幫忙,卻來了50多人應徵,讓他覺得撿到寶;「台灣產學合作意願很高,院長下面有一堆教授和博士生,像肉粽頭一樣,這種研發動能哪裡找?」

《財訊》報導指出,台灣的農業發展雖然不斷精進,但民間的農化產品以專利到期的學名藥為多,當年像正瀚這種只做新藥的公司,幾乎沒有。如今,正瀚投資超過20億元在南投中科中興園區設立台灣農業生技整合度最高的實驗中心,與多家大學都有合作。吳正邦很肯投資,最近5年正瀚的研發費用都占營收的20%以上,目前資本額9.7億元,近3年每年的研發費用也都超過兩億元。

《財訊》分析,先前正瀚上市受阻,有一個審查質疑點是當年沒有從美國帶回研究團隊,不匹配科技事業申請上市的技術含量;因此這幾年,正瀚按照國際規範,建立農化產業的科技研發、田間試驗、產品登記、市場布局4大要素,「我們應該是台灣玩得最仔細的」,技術含量早已無人質疑。

正瀚的產品主要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和肥料;簡單的說,就是幫助植物健康成長。吳正邦解釋,現在任何農業的世界性大會,首要課題都是極端氣候降低農作物收成,必須要增強作物的韌性,對環境有更強的防禦力。根據歐盟《綠色新政》目標:2030年農藥減量50%、肥料減少20%;「但是減量也會造成作物質與量的下降,所以要有新的科學。」吳正邦強調。

專注 練兵10年 鎖定新藥

根據《財訊》報導,國際研調機構Phillips McDougall曾發布報告,開發一個新的農化產品平均耗時11.3年,開發金額達2.86億美元。吳正邦說,這就像開發人體新藥「十年磨一劍」;人體新藥的臨床試驗很困難,但是在可控的環境下執行,而農業的新藥暴露在大氣,要注意碳排、不能汙染地下水、不能影響自然界的微生物,「昆蟲也要管,蚯蚓下不了蛋不行,連老鼠不見了都不行。」

以新產品到美國登記為例,要先做田間試驗,每個州東南西北中各取5個點,每一個點要再做3個點,總共15個點,而且要重複做一次,等於1個州就要做30個點的田間試驗。「美國50個州,就要做1500場的田間試驗。」吳正邦說,光是美國玉米就至少有100個品種,所以「農化產業很難半路出家」。

《財訊》也發現,過去為了創造現金流,吳正邦看到商機就先做,正瀚10年都沒虧過錢;建立了10年的正規作戰系統後,吳正邦說現在才算真正要起步。「科學是無國界的,大公司看到好的數據強度就會跑來!」他透露,正瀚有一個戰情室,隨時都在觀察市場變化,「現在研發中的產品,其他國家有沒有做?如果它們走在我們前面,就要趕快放棄。」這位老董事長形容,有時候數據晚人家兩分鐘上網都不行,競爭很激烈,但是有快感!

吳正邦提到,過去20年,諾貝爾獎有10次頒給胜肽相關的研究(蛋白質最小的單位是胺基酸,兩個以上的胺基酸就形成所謂的胜肽),代表這是趨勢;因此正瀚最新就緒的新世代產品,正是朝胜肽技術開發,這也是吳正邦真正起步的一大動能。

做新藥有一個好處,產業早有一套定價的市場機制,都是以農民使用新產品的投資報酬率(收成更好)作基礎,再回推農民願意付出多少成本,扣掉通路商的利潤計算而得。也因為每個新藥藥證都是獨一無二,隨著科學進步愈來愈貴,正瀚平均毛利率都超過80%。

目標 遙指山頂 不是用飛

然而,《財訊》分析,當年上市受阻,有一點是銷貨集中度太高,吳正邦坦言:「所以我們才變成創新板而不是一般板。」他說,就像美國西雅圖波音的旁邊,最少有50、60家上市公司只做波音的生意;這是產業特性關係,農化產業的大型通路商也很集中,但他還是會透過台灣與東南亞市場,來降低最大客戶比重。

現在正瀚也在做台灣水稻方面的研究;為了有更多數據,還組了無人機隊,去量測田間試驗作物的性狀與環境。台灣是進軍國際的示範基地,但除了目前的歐美市場,正瀚也瞄準東南亞;以水稻農地為例,台灣20萬公頃,東南亞有5000萬公頃,更遑論亟需減少碳排的棕櫚油市場。

回顧2017年申請上市失利,另一大原因是股價飆漲導致承銷價高達330元。提到這件事,吳正邦直呼「那時候做了幾天股王,就被一槍把小鳥打下來。我也沒有賺到一毛錢呀,所以說,最好不要變成什麼股王,我現在都很怕!」

這次創新板上市暫定價格是60元,今年前3季每股淨利5.56元,未來還有極端氣候造成的廣大商機,但吳正邦不忘提醒:「我們是穩健地往山頂上爬,不是用飛的。」

延伸閱讀:

掌握40年一見大機遇 追隨者躋身開創者!家登揪團赴美 扮台灣半導體最佳應援

虎航乘勝追擊逆向衝刺日本客!成功掌握疫後商機 前3季營運創佳績

散戶法人競相追捧 總規模增逾6成!債券ETF持續擴大 壽險業憂喜參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財訊雙週刊》隔週四出刊,1974年創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權威的財經專業媒體雜誌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蘋果、緯創點名的剪紙大師 楊士毅一個轉念翻轉對父母的恨
下一篇
誠美材兩派廣告戰 董座斥對手奪權、總座聲明名單合法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