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亞洲供應鏈250排名報告出爐 電動車晶圓代工逆勢上揚

本文共1645字

經濟日報 記者孫嘉君/台北即時報導

研調機構 DIGITIMES 今(19)日發布「亞洲供應鏈(Asia Supply Chain; ASC) 250排名調查」,以亞洲國家 ICT 產業供應鏈相關企業為主軸,分析來自中國大陸(包括香港)、日本、韓國、台灣、印度和東南亞等國家/地區的近5000家公司的財務表現數據,深入檢視供應鏈最新情勢與亞洲各國競爭力。DIGITIMES表示,透過今年排行可得出三點主要發現:

發現1:亞洲的雙重技術引擎:電動車和晶圓代工廠

根據ASC 250營收排名前20家企業分析結果,在科技硬體相關產業方面,顯現專注於下游技術產品和設備以及消費電子業務的公司大多經歷了年度銷售下降,只有晶圓代工廠台積電(2330)有顯著的收入增長。而在汽車/電動車相關產業方面,前20名的七家汽車製造商中,傳統汽車巨頭,如豐田、本田和中國大陸的上汽,都在2022年的銷售中出現了下降;而提早布局電動車產業的公司,包括比亞迪、現代和起亞,都經歷了收入增長,特別是大陸的電動汽車巨頭比亞迪,其年度增幅達到了80%。

發現2:中國大陸受益於當地電動車崛起,超越東亞同行

進入ASC 250名單的公司,主要來自中國大陸、日本、台灣和韓國四地,合計數量為238家。其中,大陸企業大幅提升至107家公司,2022年的總收入達到1.42萬億美元,較一年前增長了9.2%,在規模和增長速度方面超越了日本。

中國大陸科技產品和設備行業主要業者,如聯想和小米等,在2022年經歷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反觀包括如比亞迪、理想汽車、小鵬汽車、蔚來、寧德時代、以及國瑞科技等大陸電動車和電池供應商,在2022年的收入同比增長了超過20%,凸顯了大陸充分利用其龐大市場結合政策支持,將電動車、電池和能源儲存扶植為製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驅動力。

日本緊隨中國大陸,有74家公司進入名單,但其2022年總收入較一年前下降了3.9%,成為東亞四地中唯一一個銷售額出現負增長的國家。進入名單的日本公司比例也下降到30%以下。這一下滑是由於半導體零件短缺、消費電子需求放緩和電動車典範轉移,形成日本汽車製造商經營上的挑戰。台灣在2022年實現了2.3%的年度增長,而韓國則增長了2.6%。台灣公司的收入增長主要歸因於晶圓代工廠,如台積電和聯電(2303)。韓國公司主要受惠於現代和起亞在電動車市場的表現,也帶動了當地電池供應商的發展。

發現3:隨著消費需求下降,晶圓代工廠發揮關鍵作用

通脹、俄烏戰爭、中國大陸的COVID-19封鎖,以及美國聯準會的升息政策,在2022年對全球消費市場造成打擊,宅經濟曾是消費電子產品的主要需求驅動力,但自2022年第一季度影響便逐漸消弭。相關系統硬體公司削減了他們的出貨預測,進而影響了上游領域的公司表現,如IC設計、IC封測和電子零組件供應。根據ASC 250,科技產品和設備、消費性電子、及電子零組件銷售額,在2022年分別同比下降了1.3%、4.5%和5.7%。入榜的半導體業者在2022年仍實現了11.7%的增長,包括台積電、聯電和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年度銷售增長均超過30%。由於這些晶圓代工廠位於供應鏈的頂端,消費需求走弱的影響不會像下游客戶那樣迅速,然而由於PC和智能手機需求的減弱,台積電、聯電和中芯國際在2022年下半年都降低了其利用率。台積電的N7產能利用率在2022年第四季度僅為60%,公司還將其2022年全年的資本支出從400-440億美元削減到36億美元。

中國大陸和韓國在亞洲各國中最積極地通過政策舉措鼓勵電動車發展,日本的增長則相對較緩慢。ASC 250研究顯示,大陸和韓國已擴大其在汽車製造業的地位,收入增長分別為10.4%和8.2%,日本則略微下降了2.4%。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電動車行業外,包括像電池材料、鋰電池和能源存儲等上游及關聯行業迅速增長,特別是電力零組件的收入增長高達37.4%,其中包括中國大陸的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國瑞科技,以及韓國的LG Energy Solution和三星SDI等公司。

研調機構 DIGITIMES 今日發布「亞洲供應鏈250排名調查」,並根據營收排...
研調機構 DIGITIMES 今日發布「亞洲供應鏈250排名調查」,並根據營收排名前20家企業分析結果。DIGITIMES/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光電:大尺寸、車載今年成長大 筆電待觀察
下一篇
鋼市見曙光?中鋼、燁輝同步出聲表認同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