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土耳其短鏈革命 鄧白氏:有注意中東業者調閱台灣資料

本文共1168字

經濟日報 記者李秉豪/台北即時報導

在地緣政治緊張及前幾年疫情的影響下,供應鏈短鏈議題發酵,也加大了中東製造業的重要性,而台灣中小企業在製造業機具、智慧管理及建材五金相關產業上,本身就有一定程度口碑,鄧白氏表示,有注意到開始有中東業者調閱台灣產業的相關資料。

前幾年受大陸疫情影響,許多產業面臨供應鏈停擺,也讓全球開始進一步正視供應鏈過度倚賴大陸的狀況,並提出「中國加一(China+1)」,並非完全脫離大陸製造,而是透過供應鏈重組,部分外移至其他地區,讓生產製造更具韌性,其中與歐洲緊鄰的中東一帶便成為一個熱門的選擇。

以國內對陸投資額來看,根據經濟部投審會統計資料顯示,今年前七月台灣核准對大陸投資金額為20.13億美元,較前年同期下滑1億美元,減少4.78%,不僅如此,今年7月單月對大陸投資金額更下滑到1.03億美元,創下2002年以來單月對大陸投資的新低,顯示台灣對大陸的投資降溫至冰點。

鄧白氏表示,以國內某知名資安公司為例,其經營模式是透過世界各地的經銷商,然後再賣給企業與機構以及終端的使用者。業務部門會先對經銷商做第一輪的查核與篩選,包括他們的能力和他們的信譽;財務部門則是對於經銷商做第二輪合規與法遵,才能確定雙方是否可以後續合作與往來。

另一方面,當地業者也可能透過國際徵信公司來取得台灣相關產業資料,來掌握國外經銷商資料,以進行合作評估及風險控制,因此也可視為開始有產業資料調閱可以視為商機的萌芽,此外,根據鄧白氏統計,近三年我國與中東的貿易往來,逾八成為台灣對中東進行商品出口,不過也鄧白氏坦言,以目前進度尚處於當地產業報告調查階段而言,其實很難直接斷定是否有進口意圖。。

不過今年上半年外貿協會也赴中東參與「利雅德台灣貿易中心」開幕典禮,貿協董事長黃志芳便表示,沙烏地阿拉伯為中東第一大經濟體,同時亦為台灣第14大貿易夥伴,目前也正推動2030國家願景建設計畫,期待未來能取得這波商機。

除了面向歐洲市場,正在興起的中東歐製造業商機,台商配合新南向政策往東南亞移轉供應鏈的商機也依然穩定進行,投審會資料顯示,2022年台灣企業對新南向國家投資額52.72億美元,較2016年23.8億美元成長121.4%,首度超越對陸投資之50.46億美元。2022年新南向18國的投資比重更達35.1%,首度超越大陸33.1%,躍升台企對外投資最大目的地。

而回歸國內,台灣接單海外生產仍有逾八成是由大陸生產製造,中華徵信所便建議,可以有序降低中國生產基地的布局,台灣花了六年時間,將中國大陸生產比重從2016年高點的49.8%下降至2021年42.4%,但是整體海外生產仍有超過82%的比重是由中國大陸生產,顯示在中國大陸集中生產的重要性並沒有動搖。因此,台灣產業應該有序做好降低中國大陸生產的準備,並在最短時間內將中國大陸的生產比重由目前的42.4%降低至30%以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南寶:規劃中越印3地擴廠 今年營運拚重返成長軌道
下一篇
鴻海搶 AI 商機火力全開 旗下FII衝相關伺服器四成市占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