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7年打磨獨門演算法 奇翼醫電開發出心電圖多樣應用

本文共2289字

新創幫 蔣士棋╱生策中心新創幫電子報

心電圖是醫院健康檢查的必備項目之一,但它的用途除了紀錄心臟活動、監測心血管、心律不整等疾病之外,也能用於血糖監測、呼吸中止症在內的人類慢性疾病。創業7年多的奇翼醫電,正準備透過獨門的演算法,發掘心電圖的更多應用可能。

奇翼醫電總經理李維中(來源:生策中心;攝影:陳柏翔)
奇翼醫電總經理李維中(來源:生策中心;攝影:陳柏翔)

奇翼醫電(Singularity Wings Medical)的英文名字裡,第一個單字看起來不太好懂:Singular。

「這個字的來源是Singularity,可以翻譯成『奇異點』。在物理學理論中,它指的是現實世界在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狀態,」創辦人兼總經理李維中解釋,奇異點具備了一些與現實世界全然不同的特性,「它的體積無限小,但是能量無限大,而且又存在於宇宙大爆炸之前,所以不適用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充滿了無限可能。」

在李維中看來,新創公司就是一個奇異點。「我們的規模小小的,可是蘊含了無限的能量,而且創業的目的就是不被現有框架束縛,制定新的遊戲規則--這也是我們的自我期許,」李維中說。

眾多生理訊號中,李維中認為心電圖的發揮空間最大

決定創業時,李維中就決定以醫療加上ICT的應用作為發展方向,並且以心電圖(ECG)作為技術核心。他解釋,心電圖是少數訊息豐富、容易蒐集、技術上也可行的生理訊號。「如果選體溫,確實很容易量測,但資訊量少還常常測不準;腦波的資訊量大,可是沒辦法做成一個穿戴式設備隨時監測,看來看去只有心電圖可以滿足informative、collectible、technically feasible三個條件。」

與醫療院所的常規12導程心電圖檢查不同,奇翼醫電提供的是連續、即時性心電圖偵測數據。「大家應該都有做心電圖檢查的經驗:你要先脫掉上衣,醫療人員會在手腳跟胸口黏上貼片,然後平躺在床上進行幾分鐘的檢測,」李維中認為,這種模式並不符合人們真正的需求。「你可能在運動、工作中突然覺得胸悶、心悸,但事後再做心電圖檢查意義已經不大,我們的產品設計成可穿戴式,就是讓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即時獲得高品質的心電圖資料。」

這樣的單純想法很快就被挑戰。「我們發現,市場上跟我們一樣用單導程裝置畫出心電圖的廠商太多了,如果我們的output也只是心電圖的話,一定會面臨殺價競爭,這不是我要做的事,」於是,李維中開始改變思維,探索心電圖在醫療上的應用機會,「心電圖不再只是我們的output而是input,奇翼醫電也重新定位成solution provider。」

李維中補充,奇翼醫電發展的心電圖應用領域可分成兩大類:一個是心臟相關疾病偵測,例如心律不整、猝死、急性心臟衰竭等;更有意思的是,透過與各專科醫師的合作,也發現了心電圖與其他病症之間的關聯性,應用空間也更大。

在過去兩年中,奇翼醫電已經跟台中榮總、雙和醫院合作,進行心電圖用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居家檢測、洗腎風險管理的人體試驗,目前正在進行無創式血糖連續監測技術的開發。「你可能沒想過,牙科也會跟心電圖相關,但在國外已經有醫學論文發表了,」李維中形容,心電圖在慢性疾病偵測上就像一把萬能瑞士刀,總能透過數據分析與演算法發現相關性。

奇翼醫電開發的心電圖感測器,可以用多種方式配戴於人體上(攝影:陳柏翔)
奇翼醫電開發的心電圖感測器,可以用多種方式配戴於人體上(攝影:陳柏翔)

單導程設備搭配大量數據,讓奇翼醫電發展出獨門演算法

這些應用開發背後的支撐力道,是奇翼醫電深耕許久的生理訊號演算法。「演算法是我們持續投入的技術核心,形同公司命脈,所以都是營業秘密不會對外公開,」李維中解釋,奇翼醫電開發的穿戴式單導程感測器,可觀測的角度還比不上12導程、也就是同時從多個角度紀錄心臟活動的醫用常規心電圖設備,「所以我們的研發方向,一直是單導程數有限的設備,搭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找出關聯性,發展演算法。」

深耕心電圖演算法的同時,奇翼醫電也開發出其他生理訊號的偵測技術。李維中表示,在同一個感測器內,已經加入了呼吸、體溫、9軸行動監測等功能。「我們的體溫數據是量到身體內的真正體溫,」李維中解釋,體表溫度容易因流汗、吹冷氣或運動劇烈變化,「女性在備孕期都需要紀錄基礎體溫變化,用一般的體溫計絕對測不準,我們的產品就能派上用場。」

目前,奇翼醫電的心電圖感測器,已經在今(2023)年2月底拿到食藥署(TFDA)的二級醫材許可,美國FDA的510k也可望在9月結束前取得。「我們的硬體產品取證,到這裡應該就差不多了;下一階段我們會開始送醫療軟體的查驗,」李維中說。

李維中透露,他自己就是公司所有新產品的第一號使用者,更幾乎每天都全天戴著感測器進行監測。「你們現在看到的,是一條綁在身上的帶子,上面扣著感測器;但等到規模經濟做出來,我們可以找IC設計公司幫我們設計晶片,感測器的尺寸就再能大幅縮小,」他補充,「到時候我們的感測器可能就像是一片貼在心臟周圍的紋身貼紙,或者穿在身上的衣服,讓使用者更舒服。」

AI時代下,李維中期待挖掘出心電圖更多價值

甚至,在當前的AI浪潮下,李維中也發現了奇翼醫電的更多可能。「其實,當我們的感測器出來以後,我知道大陸馬上就有人仿冒,賣得更便宜,」把玩著手中拿過德國IF工業設計獎的產品,李維中絲毫不在意心血結晶被抄襲。「現在我們還很仰賴用自己的感測器,但我們真正的核心是演算法,所以將來要做到不管什麼設備所蒐集的數據,都能產出相同的結果。到時候,我們就會從提供解決方案的公司,再次轉型成數據服務公司。」

奇翼醫電英文名字的第二個單字是「Wings」。李維中解釋,新創公司最終還是要起飛,所以才在名字裡加上一對翅膀。對奇翼醫電來說,對心電圖的深刻研究就是引發各種應用可能性的奇異點,至於逐漸成熟的種種疾病監測應用正是那對翅膀,即將帶著這家公司振翅高飛。

【請至新創幫情報站搜尋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新創幫電子報與追蹤新創幫FB粉絲專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每一個新創研發突破與進展,都是點燃產業新布局的前兆與引信,新創幫由生策中心集結國內第一線醫療創新團隊前瞻觀點,看見新創技術、探究產業機會。

上一篇
台積電表態支持世界先進董事長方略 無出脫持股計畫
下一篇
鴻海:今年營運將優於去年 董座劉揚偉看好 AI 帶動需求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