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核廢處理需國際合作 台電取經芬蘭、日本

本文共750字

中央社 記者曾智怡台北20日電

核廢選址卡關多年,地方民意問題始終是大魔王,台電做為核廢料產生者,正持續透過國際合作方式推進相關工作。台電目前除了是芬蘭高放處置場計畫觀察員,也向同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的日本取經,例如參訪名古屋和北海道的地下實驗室等。

全球以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與芬蘭共同主導的高放處置場進度最快,已在申請運轉執照階段,為全世界高放處置示範點,全球約20至30國家有參與計劃作為觀察員,台電是其中之一。

芬蘭高放最終處置場將於年底由專責機構Posiva開始進行試運轉測試,預計2025年啟用,取得運轉執照後仍由 Posiva負責營運。

台電說明,營運後的主要作業包括用過核燃料運輸與接收、封裝廠營運、地下運輸、廢棄物罐最終處置、緩衝材料置放、處置坑道回填等項,這些作業均會在試運轉測試時逐一執行。

隧道回填之後就與外界隔絕,意味著在處置設施運行階段結束後,最終處置區域不需要看守。

IAEA核廢最終處理安全準則包含三項重點,第一,處理核廢技術;第二,如何與在地民意溝通;第三,地質研究。

全球目前僅芬蘭、法國、瑞典高放處置有明確進度,經濟部官員表示,上述3國地質相對穩定,而台灣身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因此台電另一觀察對象是日本,日本現已挖出2個地下實驗室,分別位於名古屋、北海道,台電持續透過資訊交流與實際參訪,向日本取經。

台電指出,北海道幌延(Horonobe)地下實驗室預計執行至2029年,目前主要研究重點為「地質環境中近場系統性能研究」、「處置場設計選項的演示」及「了解沉積岩(泥岩)對自然擾動的緩衝行為」;名古屋瑞浪(Mizunami)地下實驗室,因土地租貸合約到期,已在2022年完成拆除地上設施及進行回填作業。

換言之,台電國際合作是兩路並進,除歐洲之外,由於地質條件不一,因此也需參考日本經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五一長假 SCFI 本周未提供報價 業者關注復工後貨量需求
下一篇
長榮航BR192松山-羽田下午1點已起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