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鄭崇華:追求和平,比買武器重要

提要

鄭崇華——追求永續共榮,必先促進和平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本報系資料庫)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2701字

天下文化 文/劉宗翰

當今國際間籠罩在反俄、抗中的氛圍,許多國家也漸漸走向孤立主義。偏偏推動永續,需要各國鼎力合作才能達成,身為環保先行者的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如何解析箇中矛盾、衝突與困境?

近年來,「永續」議題躍居全球新顯學,世人開始重視淨零減碳,企業也將CSR、ESG視為經營大策略。疫情、戰爭伴隨的紛擾,讓世界萌生共存、共榮的渴望。但如果世界各國自掃門前雪、拒絕交流,很難進一步倡議永續、共存,也將喪失實踐ESG的機會。

成立超過五十年的台達電,常年將「環保、永續」深植於企業文化,是台灣ESG的模範生。有著「台灣環保教父」美譽的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如何看待保守、孤立主義暢行的當今國際社會?又該如何推動永續工程?

拋棄政治紛爭,才有永續

「氣候變遷是全人類的事,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拋棄政治紛爭,共同為地球努力,才有機會實踐永續!」鄭崇華對當今世界充斥反中、對立的氛圍感到憂心,過去發言鮮少觸碰政治敏感神經的他,首度對和平與永續的關聯,提出見解。細數「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SDGs)十七個指標,第十六項為「促進和平多元的社會,確保司法平等,建立具公信力且廣納民意的體系」,可見永續與和平密不可分。

由於成長過程歷經烽火歲月,讓鄭崇華深刻體認到戰爭的破壞力,與對國家發展、庶民百姓的重大影響。他畢生最反對戰爭,尤其無法接受「中國人打中國人」,心繫兩岸和平的他,更將此心願嵌入長子鄭平的名字裡。

對於兩岸長期的紛擾,熱中研究中國近代史的鄭崇華研判,雙方的敵意,可能在於對歷史不熟悉的誤解,若能努力追求更多真相,或許就能放下仇恨,多些體諒與包容。

很多人可能認為,中國大陸致力發展經濟,忽視環保與永續,但他的觀察,大陸在全球低碳綠色轉型的浪潮上,已跟上腳步,並爭取二○三○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二○六○年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能將這樣的理念融入國家政策中,是很不容易的。

而大陸相關部門也積極推動能源轉型,促進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制等改革,凡此種種,都與台達電長久推動的永續工程不謀而合。

因此,鄭崇華提醒,所有人都應摒棄成見、加強合作,攜手為地球努力。兩岸企業家也可透過環境教育建立氣候意識,促進雙贏。

分散風險,降低全球化衝擊

日前,台積電前往美國鳳凰城興建先進製程晶圓廠,創辦人張忠謀致詞時拋出「全球化幾乎死亡,自由貿易也幾乎消失」的論點,引發廣泛討論。同樣身為企業大老,曾帶領台達電征戰數國並在美國設廠深耕的鄭崇華,如何看待產業可能面臨的衝擊?

鄭崇華分析,儘管目前全球地緣政治當道,但全球化沒有消失,而是以不同形式存在。企業端的首要工作,還是要健全自身的管理能力,才能快速應對各種黑天鵝。「所幸台達電很早就以全球化的觀點進行布局,貼近市場、分散製造基地,降低地緣政治的風險。」

但如果民眾及企業主對和平存有高度疑慮,因應地緣政治分散風險而做的製造基地轉移,將在時間、人力及供應鏈複製等層面,造成額外的資源投入,配合這些限制,反而徒增企業營運成本,失去全球分工原本具備各有所長、各取所需的經濟原則。

因此,鄭崇華認為,和平與否,在全球化議題中存在關鍵性影響。

以兩岸關係為例,雙方領導人的善意接觸,就是開啟和平的第一步。

前總統馬英九在任期最後一年,完成歷史性的「馬習會」。總統蔡英文任期也近尾聲,其元旦講話罕見呼籲台海和平穩定;副總統賴清德近期也提出「和平保台」主張,我們希望民進黨正在逐步修正兩岸路線,往和平靠攏。

鄭崇華樂見兩岸任何形式的接觸。「但無論如何,雙方執政團隊都要言行一致,不應口中高喊和平,實際上卻存有民粹仇恨情結。」他語重心長地說,當彼此言行一致,才容易達成共識,任何民間或官方層級的「會面」,才有實質意義。

他進一步表示,兩岸避開敏感的政治問題,在經濟與生活上,早已是程度不同的共存、共榮。政體的分治是歷史共業,需要時間與高度智慧來達成共識,雙方要以進步繁榮做為共同目標。

鄭崇華坦言,兩岸在金融、文化、商業各層級的交流已不是問題;未來在疫情上亦可強化醫療、保健層面的合作。而適當的貿易協定、相互承認高等學歷、專業人才交流等,也能為和平打下根基。

許多企業領袖退休後,為兩岸乃至於世界和平貢獻心力,鄭崇華深感欽佩,但他自嘆年事已高,未來仍將把重心放在台達電,也鼓勵台達電管理階層以本業為重,做好管理工作,提升營運績效。他認為,這也是對國家社會負起重要責任的方式。

追求和平,比買武器重要

近期,台灣軍備議題掀起廣泛討論,不少人質疑,政府花費巨額添購武器,若將其用來增加台灣競爭力,豈不更好?

對此,鄭崇華認為,購買武器屬硬實力,只是充實國力的途徑之一,政府應妥善考量整體需求。以台灣現狀來看,應極力追求和平,而不是在考慮戰爭的可能性下,力圖增加軍備。他強調,提升軟實力,強化國際合作,創造不可或缺的價值,才是上策。

鄭崇華堅信,人才匯流,確實有助於兩岸和平與共榮。他更以台達電多年來培育人才的心得說明。

二○○○年起,台達電在中國大陸設立「台達電力電子科教計畫」,用以鼓勵大學與碩博士生積極投入相關研究,不僅大大促進了電力電子領域的交流進步,更培養了諸多人才,為人類面臨的環境與能源危機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截至二○二二年,台達電「科教計畫」已經支持了大陸十二所高校三百一十七個創新研究項目,及四十一個優秀科研項目;頒發優秀研究生獎學金與專項獎學金共一千四百二十二人次。

二○○八年起,台達電從福建南平一中開始設立「珍珠班」,迄今已擴大至五省八校,累計捐贈超過七百萬人民幣,幫助近千名困頓家庭的資優學子完成學業;舉辦十餘年的台達盃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也在推廣環保、節能、永續的同時,持續為兩岸及世界舉才。

「教育本來就是全人類的重要課題,唯有跨越國界,才有更多交流與發展,更是增加世界和平的契機!」他補充。

最後,鄭崇華談起時下的官場生態,認為政治人物都該學習昔日官員無私無我、公忠愛國的精神,如李國鼎、孫運璿等人,在國際情勢不利的狀況下,仍然讓台灣不卑不亢,有機會在國際上嶄露頭角,並受到尊重。

他呼籲,台灣的執政者除了要爭取國際支持,也要努力促成兩岸的互信與共識,以多方合作代替對抗,讓和平成為一切發展與進步的基礎。如此一來,永續共榮的地球村,將指日可待。 (原載於二○二三年二月《遠見》第四四○期)

「人類改變大自然絕不是成就,而是浩劫。」在興辦企業時,很早就注意要避免製造環境汙染,並長期關注地球環境變遷與天然資源短缺問題,成為最早推動節能、重視環保的「綠色」企業。「環保、節能、愛地球」,是公司成立時即立下的經營使命。

─鄭崇華,《利他的力量》,天下文化出版,頁三○八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的《20位國際大師遠見連線 透視全球變局》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1982年成立來,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理念。出版超過4,000種書籍,發行超過3,800萬冊,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天下文化每年約出版120種新書,涵蓋翻譯書及華文作品。2015年全年發行書籍超過150萬冊,換算可推砌59座台北101的驚人高度。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5/18退休 總經理王錫欽暫代
下一篇
ESG企業永續獎揭曉/台灣大拿下雙首獎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