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沒有醫師的義診」為何林百里連點頭?看廣達年砸10億元的智慧醫療盤算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2020年就捐贈健保署人工智慧醫療雲運算整合平台系統,客製化打造有利健保資料加值的AI應用環境。 王郁倫/攝影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2020年就捐贈健保署人工智慧醫療雲運算整合平台系統,客製化打造有利健保資料加值的AI應用環境。 王郁倫/攝影

本文共2526字

經濟日報 記者王郁倫/台北即時報導

一趟沒有醫師的義診,為期6個月,該怎麼做?小琉球雖然風景綺麗,假日甚至是遊客比居民還多,但當地居民1萬多人生病時只有一間衛生所供緊急治療,沒有心臟科醫師駐診,高齡長者若突發心臟不適,必須先搭船再轉車,送醫之路十分困難。

在軍需局支持下,三總、國防醫學院與廣達攜手合作,今年5月起提供為期半年的免費心電圖篩檢,2個月不到(至7月7日),已有620人接受檢測,其中86人發現異常,三總心臟科教授林錦生表示,其中18人到國軍高雄總醫院(802醫院)檢查後,12人證實有心臟疾病。

而最先預警的,不是醫師,而是一套由廣達跟三總合作的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AI系統,透過心電圖機檢查報告,AI在20秒內能輔助檢查出50項疾病,除心肌梗塞或肺栓塞等問題,更能找出醫師肉眼也無法判讀的慢性病,比如心臟衰竭、心臟功能下降、心跳異常等高死亡風險因子。

「以前科技沒有這麼好!我現在每年會拿10億元出來(研發AI)。」廣達董事長林百里7月底出席與三總、國防醫學院舉行的合作簽約發布會說,三方約定5年內獨家授權廣達,並合作開發心電圖AI判讀相關產品,並由廣達提出醫材許可申請。

心電圖判讀第一難:誰有數位資料庫

林百里聽到小琉球義診幫助許多偏鄉居民,減少心臟死亡率,也不斷點頭稱是,他指出,智慧醫療有無限可能,更讚賞廣達有跟多家醫院合作經驗,但三總跟國防醫學院的企業文化效率最讓他印象深刻,且心電圖資料庫是只有國防醫學院才有的工具。

國防醫學院掌握150萬筆已標註數位心電圖資料庫,已是台灣第一,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大型醫院 Mayo Clinic(掌握400萬筆資料庫),醫院數位化進展已成智慧醫療競賽關鍵。

國防醫學院校長查岱龍表示將成立科技研發中心,三總更早則已成立 AIOT 中心,透過深度演算法,建立AI判讀模型,2019年開始先上線少數疾病篩檢,今年7月,已有50項疾病在三總14個院區門診上線服務。

「若資料庫不夠多,模型準確度會不夠高。」三總 AIO 技術長林嶔表示,在授權廣達心電圖人工智慧判讀平台(含快速偵測鉀離子異常及急性心肌梗塞)後,雙方會展開進一步合作,而三總與國防醫學院看重的是廣達在穿戴裝置與居家型裝置研發經驗豐富,且生態系發展完整。

心電圖人工智慧可以用在醫院緊急醫療或醫院急性疾病提醒(救護車上)、慢性疾病偵測、偏鄉醫療,林嶔解釋,要讓心電圖AI走出醫院服務,最重要是居家及穿戴裝置的開發,而廣達在這領域的發展是居國際領先,未來廣達跟國防醫學院會一起開發硬體及搭配軟體,「我們希望合作雙贏」林嶔說。

廣達轉投資宇心生醫,開發第一台居家小型12導程心電圖機,另外廣達自身也開發多款居...
廣達轉投資宇心生醫,開發第一台居家小型12導程心電圖機,另外廣達自身也開發多款居家心電圖穿戴。 圖/廣達QOCA官網

醫院得資料者得天下,三總1年增50萬筆心電圖

而不只三總與國防醫學院投入研究,台灣另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長佳智能合作,完成心電圖 TFDA 申請,長庚也投入研發中,但以已發表篩檢疾病數(50項)而言,國防醫與三總還是跑在最前。

醫院在AI方面的運用,卡在數位化資料豐富度這個門檻,誰能掌握最多筆數位化資料誰就在領先群。

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表示,醫界做AI判讀最早是從視網膜糖尿病變下手,透過眼底鏡照片就能做AI判讀,但心電圖AI判讀難度更高,病人的狀態時序及電解質變化必須精確對準並持續驗證,而據了解,目前醫界也已有針對肺部X光或CT電腦斷層、MRI 磁振造影資料庫進行AI訓練。

而為何國防醫學院掌握150萬筆最多心電圖資?林嶔解釋,三總早在2010年就決心升級心電圖機,累積12年資料是成功關鍵,而心電圖資也隨院區全面升級加速,到2023年一年心電圖就能增加50萬筆。

林嶔表示,醫院心電圖數位化有兩大條件:1.醫院心電圖機型支援 2.醫院系統系統資料庫支援儲存格式,條件都具備才可能投入研究,若醫院太老舊只有紙本掃描資料或格式不支援,就沒辦法做心電圖AI判讀。

「我們是選工具,不是選擇疾病,疾病沒有限制。」林嶔表示,智慧醫療最重要是要有大量資料庫,台灣醫院因為各有不同發展軌跡,強項也不同,三總試著用心電圖資料去預測多種疾病,「我們嘗試超過一百種,但最後有50種有準確度,具臨床價值,打包在這個平台上。」他透露未來疾病數還會增加。

目前醫界與科技界競相投入 軟體醫材研發,AI醫學判讀哪一陣營能勝出?林嶔認為,醫界勝算還是比較大,原因是「用演算法建立起來的優勢,不會超過兩三年,演算法的優勢不會持久。」

「2年前沒辦法想像 ChatGPT 這麼厲害,演算法進步真的非常快,新模型出來,前面的就作廢了。」林嶔表示,雖然演算法仍然是關鍵,全世界能有此算力的公司不多,仍是一個門檻,但科技進步很快,現在的AI模型在2年後領先度不大,除非一直進步,而醫界做智慧醫療AI模型比較方便,病人資料不容易取得,他認為醫院手上的資料都還不算大,若資料夠大,演算法再厲害都比不上。

目前市場上開源的心電圖資料約2.1萬筆,而眼底鏡開源資料在國際眼科基金會分享下,已有10萬筆資料,未來醫院數位化程度越高越有優勢。

廣達與三總、國防醫簽約合作AI判讀平台,取得5年獨家心電圖相關專利,三方並將合作...
廣達與三總、國防醫簽約合作AI判讀平台,取得5年獨家心電圖相關專利,三方並將合作開發軟硬體應用。 圖/生技中心提供

年砸10億元,廣達的智慧醫療盤算?

而廣達選擇與三總、國防醫學院有什麼盤算?年砸10億元投資 QOCA 心電圖平台等智慧AI技術,能否回收?

林嶔表示,廣達的未來對策應由對方發布,但智慧醫療商業模式有3大方向:1.是醫院認可而購買,以提升對病人的醫療品質,2.打造居家檢驗裝置,比方高血壓或糖尿病人可在家測,但腎臟病要測鉀離子,心肌梗塞出院患者有高再發率,但目前欠缺居家檢測心電圖機,現在透過跟廣達集團合作(宇心已有12導程居家裝置)定時監測,未來甚至可以預期讓病患穿戴睡覺監控,提供連線預警。

而另一個智慧醫療將因AI產生的革命變化,將是「伺機性篩檢」。過去醫院科別細,導致特殊疾病患者得在各科轉診,甚至容易漏發現一些病徵複雜的疾病,但隨AI輔助診斷出現,未來能提前警示醫師看不出的疾病,提前展開治療。

林嶔解釋,傳統是心電圖只能檢查 ABC 病,胸部X光可以檢查DE病,因為過去人類醫師看不出來,但現在AI可以提示醫師,比方心臟衰竭,AI可以建議醫師此病患應該做心臟超音波確認,若真的找出來就能做治療,未來3~5年內當醫院做檢查,意外發現隱藏疾病的機率將變高,而廣達跟三總、國防醫的合作只是伺機性篩檢大趨勢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

鮑爾承認通膨趨緩 助美股掉頭收高 Meta盤後飆逾18%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日圓重貶台積電蓋廠反而省成本 還有什麼產業受惠?
下一篇
華航首季賺進30億元 稅後純益倍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