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三三會林伯豐:碳權交易是減碳過渡手段 政府應檢討能源配比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記者潘俊宏/攝影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記者潘俊宏/攝影

本文共1113字

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即時報導

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今(19)日表示,台灣碳權交易所將於8月份正式上路,面對2050淨零的挑戰,設置碳交易市場有其必要性,對此他也提出六大建議。不過林伯豐也提醒,碳權交易僅是減碳轉型的過渡手段,政府仍應重新檢討2025年能源配比,以達到供電穩定及合理電價,進而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

三三會今日舉行7月份例會,邀請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以「迎接善經濟的時代」為題發表專題演說。林伯豐表示,佛教慈濟基金會從關懷台灣本土出發,如今發展為具國際宏觀視野的全方位人道關懷組織,全球性救援足跡橫跨五大洲。何日升本次演講要分享善經濟的核心理念,以及善經濟所要達到的目標,並從歷史的視角重新闡述生產的善、消費的善與金融的善,提出以「利他為本」、以「和合為手段」,締造最佳的經濟秩序與商業倫理。

針對8月7日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林伯豐表示,該交易所是主要營運三大項目,包括國內碳權交易、國外碳權買賣及碳諮詢、以及推動淨零排放環境教育,辦理碳諮詢與教育宣導,今年的主要工作為「國外碳權買賣及碳諮詢」。

林伯豐表示,面對2050淨零的挑戰,設置碳交易市場有其必要性,他也提出六大建議:一、碳權交易制度,建議可以參考歐盟、韓國等國際作法。台灣初期先以免費核配額度引導企業參與,再逐步調整額度。

二、應提供台灣企業投資境外減碳與取得碳權後,用於企業國內抵換或交易空間。並提高國際認可的自願性市場碳權(VCS或GS等)抵換量(或比例)。

三、推動台灣碳權交易所進行的碳權轉移,應能被課徵碳邊境稅的國家承認。

四、積極推動碳盤查以及查驗人才培育,以確保國外碳權專案品質。

五、台灣應該徵收多少碳費,應實質考慮台灣的現況與減碳目標才合理,碳費費率宜導入類似碳交易市場的免費配額設計。

六、減碳是全民責任,不宜將責任集中在製造業或排碳大戶身上,各部門皆應提出相應的減碳規劃,未來碳交易市場及開徵碳費也應以共同責任為基礎,並考慮所課徵之稅費與國際接軌。

此外,林伯豐也指出,根據監察院調查,台電核二及核三廠的「氣渦輪機」機組,原本應作為基載備用電源,卻超過18個月都供作電力尖峰或大型機組跳脫時的調度電源,將「備用變成常態」使用,顯示台灣缺電的事實,只有持續發展核電才能解決缺電危機。

他表示,因應淨零碳排,設置碳交易市場有其必要性,但碳權交易僅是減碳轉型的過渡手段。政府應重新檢討2025年能源配比,減少燃煤、天然氣發電,保留核能為基載電力,核能發電占比至少30%,運用新一代安全的核能技術興建新核電廠,例如:比爾蓋茲與日本合作新一代反應爐將投資10億美元,於2030年興建345MW的核電廠。以達到供電穩定及合理電價,降低電力排碳係數,2050年才能達到淨零碳排。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獲頒羅伯特諾伊斯獎 蔡明介談科技發展
下一篇
產創條例修正案出爐 智慧機械投資租稅優惠加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