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兩岸步步為營 學者:賴清德520演講極關鍵 只有這次機會

本文共1514字

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TVBS今天在台北福華飯店舉辦「一觸即發vs.步步為營:520前的美中台三邊關係座談會」。與會學者認為,賴清德總統的520就職演說內容至關重要,而且錯過此一機會,此後再也沒有同等能見度的發聲場合。對於今年底的美國大選,我方執政團隊,也不宜明顯表態支持任何一方。

淡江戰研所長李大中說,今年美國大選的兩位候選人,對兩岸政策的態度,拜登是相對清晰,川普則是模糊。站在北京立場,會希望當選呢?致理科大國貿系副教授張弘遠認為,在2022年的中共廿大之前應該是川普,廿大之後應該是拜登。因為相較之下,先前川普的存在,可以讓大陸社會更認同,中國需要強大的領導人;然而習近平成功進入第三任期後,就會傾向於拜登,即使他對北京更有壓力,但其行為模式究竟是可以預期。

政大外交系主任吳崇涵則說,川普、拜登時代,禁止抖音的方式不一樣,是分辨兩人作風差異的極佳案例。前者是川普自己發動,主要考量是利益角度,後來透過經營權轉移,問題就解決了;後者則是國會發動,原因不是商業利益,而是意識形態。

李大中說,面對目前美國大選的局面,台灣必須小心,不要讓人覺得在選邊押寶。以2020年大選而言,雖然政府沒有直接表態,但許多代表性政治人物的發言,都還是讓人認為,我方已經有所偏好,今年這種情況應該避免。

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說,北京觀察賴政府的態度,短期的指標就是520就職演說,看賴清德會不會跳出一中框架;此外新政府的人事安排等動向,也可以判斷。他表示,蔡政府八年的多數時間,未必算是打破一中框架,2016年的就職演說,還被某些學者認為是「蔡英文版一中」;直到蔡英文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便開始打破框架。相較之下,賴清德過去在此方面態度更鮮明,曾經多次提到「反對一中」。

張弘遠表示,就職演說是賴清德回覆外界對其立場質疑的最好機會,而且只有這一次機會,後續還想要表現政治主張,以及吸引國際注意,以後都沒有那麼大的能見度。吳崇涵提到,自己先前在電視節目遇到「口譯哥」趙怡翔(民進黨前國際部主任),趙強調賴政府的態度不是強硬對抗,而是和緩對談,那就要看就職演說中,對一中、九二共識的論調為何。

左正東說,從中共最近開始統一內部對美政策口徑,預期對台施壓會以對美關係不破裂為上限,並間接測試美方底線,透過美國框定賴總統的空間。行動邏輯可能如毛澤東提出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在美軍行動範圍之外展現軍事力量,同時不讓美國找到軍事介入藉口,避免直接對撞,但可以各秀肌肉。

至於陸方愈來愈密集的灰色地帶行動,左正東認為有兩重目的,一是創造談判必要性,迫使民進黨政府調整立場。正如金門漁船事故發生後,國台辦稱「只要回到九二共識,雙方可以通過協商解決」。另一目的是改變台海現狀,延伸其行使管轄權範圍,讓以後雙邊談判的基礎,定錨於對陸方有利的位置。

至於美方態度是戰略清晰或戰略模糊,吳崇涵認為,廣義的戰略模糊沒被打破,目前可謂「比較清晰方式的戰略模糊」。雖然拜登時代一度有戰略清晰的聲音,但在美中共管台海的態勢明顯後,戰略清晰的聲音又小了。

對於和中國大陸的關係,吳崇涵認為有抗衡或避險的兩大方向,前者如「抗中保台」,後者如「親美和陸友日」,標榜不把雞蛋放同一籃子。以他看來,目前我方政府的策略就是抗衡,不是避險。台灣如果對美國愈表現扈從,避險空間就會縮小。但以目前聲勢領先的川普來說,他的人格特質是「把利潤拿回來」、「要花我的錢的事不會做」,未來避險空間可能變大。

淡江大學戰研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說,戰略的要義是預防而非治療,「擦槍走火」之類的意外事件無法預測,可預防的是讓火不要燒起來;危機管控、建立溝通管道,這是人力可做到的。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TVBS今天在臺北福華飯店舉辦「...
中華戰略前瞻協會、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TVBS今天在臺北福華飯店舉辦「一觸即發vs.步步為營:520前的美中台三邊關係座談會」。左起致理科大副教授張弘遠、政大外交系主任吳崇涵、淡江戰研所長李大中、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淡江戰研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記者黃義書/攝影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遭控干涉加拿大選舉 陸使館駁:徹頭徹尾的政治謊言
下一篇
大陸外貿看法分歧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