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大陸外貿形勢嚴峻 廣交會成交額較疫情前掉15%

本文共839字

聯合報 記者謝守真/即時報導

俗稱「廣交會」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向來被視為是觀察大陸進出口貿易情勢的晴雨表,而從5日閉幕的春季廣交會情況來看,大陸今年外貿前景恐不樂觀。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本屆春季廣交會現場及網上成交額約251.1億美元,比起疫情前2019年的297.3億美元衰退約15.5%。

儘管主辦單位聲稱,本屆春季廣交會參展企業數量高達3.5萬家,累計進館超過290萬人次,均創下歷史新高。但多家參展廠商反映現場冷清,「跟了好幾年的客戶,都未必下單」。

本屆廣交會春季展期為4月15日至5月5日,是新冠疫情三年來首度恢復實體舉行。但有廠商事後感嘆,「又參加了一個沒有人的廣交會」。

中國經濟周刊引述過去10年都曾參與廣交會的廣東中山一家家電廠商的感受指出,客戶下單偏向保守。「以前客人在現場談好,回去會發訂單或者郵件,在上面直接就把訂金付了,現在這種情況很少,甚至都未必下單」。

此外,不少廠商稱,本次廣交會歐美傳統採購商的身影較以往減少,更多是俄羅斯、東南亞及墨西哥等地的買家。西歐方面除了英國外,來自德國的廠商也比往年少了許多。

微博知名財金博主「風中廠長」稱,廣交會第三期第一天,跟前兩期一樣,外國人不是很多,攤位來的主要都是俄羅斯人,他們能接受的價格是歐美的三分之二,「沒錢賺」。他進一步表示,本次大多區老客戶都不來,有的是不想來,有的是說簽證有問題。

一名參展台商表示,雖然以往在展會的最後一天,也都會一些參展商因為不想把樣品再帶回去,就現場掛起「on sale」的標語廉價出售,但今年這種情況似乎特別多,搞得有點像是夜市地攤。

上海澎湃新聞引述大陸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的分析指出,儘管當前大陸外貿正處於恢復性增長,但未來仍面臨著三重挑戰:一、全球經濟低迷導致外需萎縮;二、地緣政治衝突導致貿易環境急劇惡化;三、成本抬升、逆全球化等因素導致全球貿易供應鏈布局重塑。

張燕生建議大陸業者,針對外需萎縮,「眼睛不要只盯美歐」,可以將目光聚焦在與東亞、東南亞、「一帶一路」等歐美日以外的第三方合作。

甫落幕的春季廣交會顯示,當前大陸對外貿易面臨的壓力仍未完全緩解。中新社
甫落幕的春季廣交會顯示,當前大陸對外貿易面臨的壓力仍未完全緩解。中新社
參展商普遍感覺,廣交會來自歐美的買家減少了。(取自微博)
參展商普遍感覺,廣交會來自歐美的買家減少了。(取自微博)
本屆春季廣交會交易情況不如預期,部分商家甚至在最後一天就地進行拍賣。圖/讀者提供
本屆春季廣交會交易情況不如預期,部分商家甚至在最後一天就地進行拍賣。圖/讀者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習近平將訪匈牙利 習:雙邊關係進入歷史最好時期
下一篇
大陸官媒指出 人行本季降準機率高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