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34字
美國11月整體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出乎預料與上月持平,主要是能源產品成本下滑,抵銷食品價格的漲勢,與去年同期相比升幅也低於市場預期,顯示生產端物價持續下滑。
美國勞工部13日公布,美國11月整體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月增率為0%,低於路透分析師預期的0.1%,不計食品及能源的核心PPI月增率也是0%,低於之前調查的0.2%。至於整體PPI較去年同期上揚0.9%,低於調查的1%和前月的1.3%;不計食品與能源的核心PPI年增2%,也低於調查的2.2%和前月的2.4%。
此外,前一天公布的數據顯示,上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10月略高,但整體而言大致符合預期。這兩個是聯準會(Fed)會議前公布的最新數據,更加確認Fed這次會議將繼續維持利率不變,但也不至於使Fed明年提前降息。Fed預定台灣時間14日凌晨3時公布利率決策。
美國財長葉倫12日在華爾街日報主辦的CEO理事會峰會上表示,通膨將逐步回到聯準會2%的目標,她不認為讓通膨回到聯準會2%目標的「最後一哩」會特別困難。她說,通膨「肯定在顯著下降」,經濟有望軟著陸。
雖然物價壓力已從幾十年來的高點大幅回落,但仍然強勁的勞動力市場繼續推動消費者支出並為整體經濟提供動力。最新數據凸顯出讓通膨重回正軌的不確定性,並可能增強聯準會在短期內維持高利率的決心。
葉倫也更進一步地解釋了她為什麼一直不同意經濟學家的觀點,即抑制後疫情時代的通膨飆升,需要大幅提高失業率。
她說,「我從來不覺得這種預測有堅實的理論基礎」,過去需要這種動態的時期,大多以通膨預期上升為特徵,這使得高通膨自我延續。
她說,目前的情況是,「因為通膨預期從未在長期顯著上升,我們只需讓經濟正常化,讓勞動力市場回到一種充分就業的狀態,就能使通膨下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