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 解讀華為「最中國」手機的政治意涵

《晶片戰爭》一書作者、美國麻省塔夫斯大學歷史教授米勒(Chris Miller)。 聯合報系資料照
《晶片戰爭》一書作者、美國麻省塔夫斯大學歷史教授米勒(Chris Miller)。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797字

經濟日報 編譯季晶晶/綜合外電

華為和中芯國際攜手,為新款智慧手機打造本土晶片的意義何在?西方半導體業的看法分歧,但《晶片戰爭》一書作者、美國麻省塔夫斯大學歷史教授米勒(Chris Miller)在金融時報撰文表示,隨著美國半導體公司的晶片被大陸自製晶片取代,看到市占流失的企業高管可能開始質疑,繼續允許提供晶片製造工具和化學品給對手,是否符合他們的利益。

雖說中芯的技術落後台積電差不多還有五年,而且製造成本可能由國家買單,華為的新手機算不得真正的突破,但米勒說,對岸仍獲致實質進展,表明美國、荷蘭和日本的管控措施並非無懈可擊。荷蘭到年底之前都允許向大陸出口先進的DUV,與此同時,西方企業還繼續向大陸市場供應非最先進工具,以及關鍵的化學品、氣體和晶片封裝設備。美國國會對中鷹派議員已經在質疑,禁止出口某些工具但卻出售操作所需化學品的邏輯是否正確。

米勒提醒,只關注華為新款手機的處理器會忽略一事:北京正一如既往地要將西方晶片製造商和電子公司排擠出大陸市場。用國產元件取代進口晶片一直是大陸既定目標,儘管小米和Oppo的手機還充斥外國製晶片,但華為的Mate 60 Pro不一樣,它可能是有史以來「最中國」的先進智慧手機。除7奈米製程處理器,其他許多輔助晶片,如藍芽、Wifi和電源管理晶片,也都由本土生產。

現在還不能斷言華為的成本競爭力,不過,當華為新機上架後,北京宣布成立400億美元基金提振晶片業,那麼成本就沒那麼重要了。北京還針對華為主要競爭對手、蘋果的iPhone下手,根據報導,大陸的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正勸阻員工購買iPhone。

這將威脅到主張西方國家與中國大陸維持穩定貿易關係的外商。美國半導體產業的高階主管7月還曾赴華府遊說,反對對中國大陸實施新限制。而如今,他們的市占似乎岌岌可危。如果大陸市場丟定了,美企也就沒有為了進入這塊市場而進行遊說的理由了。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說,華為智慧手機裡的自製晶片表明,美國、荷蘭和日本的管控措施...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說,華為智慧手機裡的自製晶片表明,美國、荷蘭和日本的管控措施並非無懈可擊。 路透


延伸閱讀

華為傳突破美晶片出口管制 揭露旗下海思已具備設計能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美4月CPI比預期溫和 道瓊期指漲190點、美債殖利率跌
下一篇
Google 新品繞著AI轉 開發者大會推出新搜尋引擎、數位助理等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