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克魯曼:美經濟「軟著陸」在望 但最後一哩有3路障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圖/路透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魯曼。圖/路透

本文共1583字

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綜合外電

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捎來大好消息,通膨降溫幅度甚至超越樂觀者期待。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認為,這顯示美國「軟著陸」在望,也就是通膨降回令人接受的水準,同時不致造成失業人數大增。

克魯曼13日在紐約時報專欄撰文說,美國此刻尚未達到「軟著陸」,接下來仍可能出差錯;但令人欣喜的是,不久之前這種展望還看似癡人說夢,如今看來實現的可能性已高於希望落空。

基礎通膨快速下滑 同時失業率未增

何以見得?先來檢視6月CPI報告的兩套數據:過去一年來的整體通膨,以及剔除食物與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膨。

整體通膨大致受波動大的價格驅動,但這些價格擺盪顯然是暫時性的:過去一年來能源價格大跌16.5%,這種跌勢不會重來一遍。

另一方面,核心通膨有很大比率受官方住房價格牽動,但官方住房價格至少落後市場價格一年以上。所以,今日的核心通膨數據並非反映經濟現況,至今反映的仍是2021~2022租金飆升的情況,當時疫情延燒導致遠距工作盛行、助長租屋需求。

基於這兩項數據受到扭曲、未能忠實反映現況,認真的分析師不太重視。經濟學家現在檢視的,是「超核心」通膨,例如克魯曼本人就偏好剔除食物、能源、二手車和住宿項目的「超核心」指標。其他人另有不同的選擇,但大致而言,這些「超核心」指標都訴說相同的故事:基礎通膨正快速下滑,即使失業率仍持平在一年前的水準。

舉例來說,克魯曼偏好的「超核心」通膨過去一年來攀升3.5%,過去六個月折合年率為2.7%,過去三個月甚至只有1.1%!當然,連克魯曼本人也認為,三個月的數據不可信,或許是受統計上的雜訊干擾;但六個月的數字已比一年前的6.8%陡降,現在距離Fed的2%目標已相去不遠。而且,這些通膨數據下滑的同時,失業率並未升高。

通膨為何能迅速趨緩?一部分解答或許是,疫情相關干擾推升物價的效應消退。而且,在經濟火熱時祭出引導經濟降溫的政策,像是Fed的一連串升息,在壓抑通膨的同時,對就業的負面影響也許不大。

不過,仍有三件事可能出差錯。

一,6月通膨數據可能是誤導人的假動作;雜訊可能使情況乍看下顯得比實際情況好,或未來數據修正時,可能使原先公布的一些好消息變成空歡喜一場。克魯曼認為應該不至於此,但近幾年追蹤通膨數據的人無時不刻都擔心那種可能性。

二,目前基礎通膨指標多半仍大幅超越Fed的目標(儘管以克魯曼偏好的指標來看,超標幅度不大),一些經濟學家警告,通膨率要從4%壓到2%,比從9%降到4%困難多了。對此,克魯曼表示,關於抗通膨這「最後一哩路」坎坷難行的警告傳聞多時,而目前為止,基礎通膨還是繼續下滑。更何況,假如通膨要一路降到2%果真難如登天,擔心又有何用?

三,美國仍可能遭遇一波衰退,即使控制通膨不需要靠衰退來壓制。目前為止,美國經濟在面對利率節節升高的壓力下,仍展現出奇強大的韌性;然而,貨幣政策從實施到見效通常隔了一段時間,所以未來滑向衰退的可能性仍是有的。

結論

美國經濟「軟著陸」已在望,但目前尚未觸及跑道,還不能保證能順利平穩著陸。只是目前看來,「軟著陸」已在伸手可及之處。

若是日後果真達成「軟著陸」,克魯曼認為,屆時理應為這幾年的經濟政策平反。這段時期拜登政府和Fed飽受嚴厲批評,被指責起初渾然不覺龐大聯邦支出將助長通膨的風險,還持續把利率維持在低點,給通膨火上加油。但拜登政府和Fed合力催生現代史上罕見的一波快速復甦,促成了一波強勁的工作創造,不僅力挽疫情衰退期間就業大幅流失的狂瀾,還可能造就了一世代以來最強的就業市場。

在2021~2022期間爆發的這陣通膨令人猝不及防,但若事後證明是暫時性的震撼,並且在未釀成重大苦難的情況下終結,在全盤考量各項因素後,很難不做出一個結論:近年來的經濟政策棒極了。


延伸閱讀

Fed猛升息怎不見經濟衰退?克魯曼:兩發展沒重演1980年代劇本

克魯曼談音樂經濟學:泰勒絲巡演為何沒賺更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聯合國:蘇丹達佛區傳戰事 涉及重型武器
下一篇
Fed 抗通膨最後一哩路難行 美本周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