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歐洲太陽能業陷「紅色危機」衝擊當地製造商獲利

提要

陸製設備湧入 衝擊當地製造商獲利 部分業者考慮關閉生產據點 能源自主願景更渺茫

來自中國大陸輸入產品的激烈競爭,正在削弱歐洲當地的太陽能製造。(路透)
來自中國大陸輸入產品的激烈競爭,正在削弱歐洲當地的太陽能製造。(路透)

本文共872字

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歐盟制定野心勃勃的氣候目標,卻未能提振境內光電業,歐洲太陽能產業反而正面臨十多年來最嚴重的危機,原因是來自中國大陸輸入產品的激烈競爭,正在削弱歐洲當地的太陽能製造,使歐洲的能源自主希望距離實現更加渺茫。

彭博資訊報導,雖然去年歐盟太陽能面板安裝量創歷來新高,是歐盟的氣候目標的一大佳音,但部分是因為中國大陸設備湧入,反而導致當地製造商獲利大幅下滑。

儘管各國政府仍堅持推動使用更多本土能源基建設施,但提振相關產業的行動持續緩慢。

最新影響已在17日浮現。瑞士太陽能面板製造商Meyer Burger表示,可能關閉位在德國弗萊堡(Freiberg)的歐洲最大生產據點之一,轉向投資美國。該公司將在2月做出最後決定,最快4月可能關閉該廠,將影響約500名員工。

由於太陽能成本大幅下滑,一直是歐洲近年來擴張再生能源策略的重要一環,但諷刺的是,歐洲太陽能面板生產商擴大供應鏈的規模始終不足以與全世界競爭。歐洲各國政府雖面臨能源轉型壓力,卻缺乏足夠預算協助廠商跟上腳步。

另一個增添事態複雜度的關鍵因素,為美國2022年對中國大陸新疆地區太陽能面板零組件的禁令。這項措施的目標是為了排除強迫勞動,卻導致大量中國大陸製造的太陽能面板湧入歐洲。研究機構Rystad能源公司去年7月估計,歐洲倉儲已積累價值約70億歐元(約76.4億美元)的中國大陸製太陽能面板,發電容量約相當於歐洲2022年安裝的所有太陽能面板。

Meyer Burger執行長艾爾夫特形容這種發展是「傾銷」。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顯示,全球太陽能模組價格去年腰斬至每瓦0.12美元,約是Meyer Burger模組製造成本的三分之一,就連中國大陸主要太陽能製造商都難以維持獲利能力。

歐盟已表示,目標是在2030年前至少40%乾淨技術需求由本土製造。但產業協會SolarPower Europe表示,目前本土供應商只能滿足不到2%的歐洲太陽能需求,約90%零組件來自中國大陸。

歐洲執委會還沒敲定的淨零碳排產業法案,在制定再生能源標售的準則時,將考慮到資安、永續性及交貨能力,應能有利當地風力與太陽能製造商。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陸記憶體股Q1獲利爆發 存儲產業進入上行周期
下一篇
就業數據降溫重燃降息希望 美科技股衝鋒...台積電 ADR 漲3.9%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