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老虎.伍茲是個放棄者?普立茲獎得主:有捨必有得 把力氣用在對的地方

提要

微放棄:停下腳步、微調方向再前進

圖/pixabay
圖/pixabay

本文共2177字

時報出版 作者: 茱莉亞‧凱勒

老虎.伍茲是個放棄者。

許多高爾夫球迷一定想用九號桿重擊我,請容我稍後解釋一下。這個男人贏得十五座四大賽冠軍,他定義了何謂卓越的高爾夫球選手。他的座右銘是「永不放棄」,位完美的贏家,長年與身體和情緒上的苦痛奮戰。他在二○二一年的大師賽中,更具有偉大冠軍的風範。

不過,他沒有贏得勝利,這場比賽他的排名是第四十七名。

然而,許多研究伍茲的球評指出,雖然他沒有拿到第一,卻感到心滿意足。稍早在二○二一年二月,他發生嚴重的車禍,所以能完成這場比賽,已是非常重大的成就。記者問道:「光是人在現場、像以前一樣出賽,你就感覺到贏得勝利了嗎?」

伍茲回答:「是的。」

他沒有放棄比賽,但確實放掉了過去困擾他的完美主義。他不再以狹隘的方式評估自己的表現,也不再把不完美的比賽當成慘敗。

伍茲跟其他懂得放棄的名人一樣,他不用改變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只是快速而明確地放下了從前的種種。他沒有突然放棄自己的職業生涯,畢竟這項運動為他帶來財富和名譽;他的出色表現也鼓舞了許多球迷。眾所周知,這麼多年來,他對於自己的表現標準很高,對勝利的渴望也很強烈。

但,他還是學會放棄了。他放棄了惡性的競爭態度,不把再把獲得第一當作唯一標準。現在他懂得考慮到當下自己和外在環境的狀態。

伍茲謹慎地放棄自己的執念,這是有創意且有建設性的生活策略,或可稱之為「微放棄」。他將長久以來飽受詬病的放棄轉變為生活方式,用它帶來快樂和滿足,而不是沮喪和羞恥。

在二○二二年秋季,廣大的上班族出現了「安靜離職」的現象,也就是「完成工作的最低標準,不要被解僱就好」。但這不是我所謂的微放棄,而只是懈怠和逃避。放棄是主動而有所作為,而非被動消極;是抱持敏捷和果斷的態度,並非漠不關心。

伍茲實際評估自己的情況,並設法去適應。他在腦海中不斷揣摩各種情景,就像在擊球前多方觀察、測量風向、選擇球桿、控制力道。擁有新的觀點後,他就是最大的贏家。

把力氣用在對的地方

布萊妮.哈里斯(Bryony Harris)在六十五歲時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她也做出了微放棄的決定。十年前,在英國從事多種職業之後(包括建築師和攝影師),她搬到挪威,並成為心理治療師。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很戲劇化,但她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休息、再出發,並完成不同的階段性任務。「我從來沒有武斷地做出改變的決定,」她告訴記者:「而是和緩地尋求突破。」

伍茲和哈里斯都知道:放棄不僅是開關鍵,還可以調整強弱。

克羅茲(Leidy Klotz)也理解微放棄的妙用。他是維吉尼亞大學工程、建築和商業系教授,還著有《減法的力量》(Subtract: The Untapped Science of Less)一書。

「你必須對抗二分法,」他告訴我:「在放棄的同時,你還是能堅持某些事。」他繼續說道:「放棄和不放棄並非是對立的,它們都能讓事情變得更好。也就是所謂的有捨必有得,把力氣用在對的地方。」

克羅茲說,我們總認為做決定就是全有或全無,所以才會認為放棄就是失敗。這麼一來,就是把自己鎖定某個端點,而不是根據情況的高低起伏而逐漸改變。因此,我們才會以為,放棄就是輸了,而自己在某個時刻失去一切。

當然,放棄也有浮誇的一面,正如有人些在做抉擇時會孤注一擲或感情用事。

但放棄不一定是衝動的行為;它可以是深思熟慮後的謹慎決定。你可以低調而細微地改變當前的情況。在你緩慢地領悟到真相後,便會逐漸改變,並設法適應情況或轉換跑道,就像生物學家達爾文那樣。

一八五八年,達爾文已四十九歲了,正處於知性上的巔峰。除了消化不良的問題外,他身體非常健康。歷經漫長的海上航行後,他只想待在舒適的大房子裡,與家人共度時光。他反覆地思索和鑽研,想搞清楚為何世上有這麼多的物種,而且還會爬行、飛翔、跳躍和奔跑。

他想出了一套看似合理而有趣的理論,但過程中沒有什麼「恍然大悟」的時刻,只是透過一連串的線索與靈感去推敲修正。但他遲遲不肯發表想法,總覺得應該多進行一項實驗,或是多看幾篇同事的論文。他是個頑固的拖延者、毫無歉意的猶豫者。

然後,外面有消息傳來,有另一個人提出了非常相似的想法,並準備發表論文。這後果很嚴重,達爾文一生的努力將大打折扣,他徹底改變了生物學,卻沒有得到應有的讚許,只因晚了一步告知世人。

舉白旗時刻

我在老闆的辦公室挨了一頓訓斥。越過她的肩膀,我可以看到芝加哥市中心的天際線。我當時想著:「這是我最後一次看這窗外的景色了。」往後常有人問我:「你怎麼知道當時是辭職的最好時機?」坦白說,我不敢保證大家都能做到,因為我有安全網。我的丈夫有份好工作,能負擔得起我的保險費。因此,先考慮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即使你當下還不能辭掉工作。耐心等待,也許幾年後才是最適當的放棄時機,但在那之前你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美國推理小說家雷德︱戴(Lori Rader-Day)

那時,達爾文可以選擇生悶氣、乾著急、咒罵他不相信的上帝,然後繼續像往常一樣,在猶豫不決和延遲中浪費更多年的時間。他可以咬緊牙關,堅持自己的工作態度。

或者,他可以來個微放棄。

達爾文沒有萬念俱灰,沒有拿幻燈片砸壁爐,也沒有用指甲去抓牆壁。他沒有放下研究工作,更沒有燒毀他的手稿。

但他還是放棄了,他不再堅持自己的「行銷」模式。他開始向世人展示自己的想法;他成功了,一年多後,《物種起源》正式出版。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的《投降輸一半:破解堅持的迷思,建立適時放棄的生活新策略》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2015年,時報出版邁入第40個年頭。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上一篇
加油且慢!國際油價下跌 下周汽柴油估各降2角
下一篇
上午7時40分花蓮縣近海規模4.0地震 最大震度3級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