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棒了!你沒有錯過任何訊息!
合格分析師及PressPlay Academy訂閱財經作家,將多年機構投資經理人的經驗,總結為「船長的關鍵價投資術」,以「只選主流股,買在關鍵價」為主要投資準則。
二年前船長曾在專欄中報告手機軸承廠-富世達,占據折疊式手機崛起的先機,後來業績沒有讓人失望,股價也一飛沖天。今天船長要報告另一檔軸承廠-新日興(3376),目前處於長期業績循環的谷底,即將進入公司的第3次上升周期,適合中期投資人留意。
有讀者朋友問船長,最近手中的股票終於解套,賣掉後有錢可以買股票了,可否趕快換到這波大漲的台積電、台光電等強勢股呢?
有讀者問船長:之前我們留意的食品股大成股價蠻穩的,適合再加碼嗎?
船長曾在4/7川普的解放日時在專欄中跟投資人報告,依過去經驗的統計,台股的跌幅滿足在18,000左右,台股在利空中崩跌3天,從21,298點大跌到最低點17,305點,雖然與預期低點有700點的差距,但隔天就回彈到19,000點,低點不再,如今一個半月過去,台股已默默大反彈4,548點
台幣升值的原因是什麼?是否為持續下去的大趨勢?過去升值期間誰表現最好呢?
4月17日台積電召開第一季法說會,交出優於預期的成績及展望,不過隔天股價反應卻十分冷淡,只上漲3元(+0.35%),且成交量萎縮至不到2萬張(低於5日均量4.2萬張),有利多不漲的現象,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後市呢?
登入會員即可每周享有限額度免費閱讀付費文章
上半年最重量級的政經事件-美國對等關稅終於落地,政策一出,震動全球,影響十分複雜而深遠,各方專家紛紛提出影響經濟的看法,我們由三方面來猜想對股市的影響。
川普一上任就很有效率執行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策略,關稅戰四處開火,政府效率部雷厲風行的裁員,扼阻非法移民,推動企業投資美國製造,政策的成效如何還要再等等,但對消費的衝擊已先發生
3個月前AI概念股中的次族群CPO出現大漲,主要反應下一代AI GPU的新封裝技術將有爆發性成長,CPO族群接收來自原來AI伺服器零件及組裝流出的資金,相關個股紛紛出現一波大漲,指標股如聯亞/上詮/華星光/光聖等,在3個月的時間內,波段漲幅分別達到76%/99%/94%/103%,表現十分亮眼,股價大漲當然是在反應對未來的樂觀預期,但會一直漲上去嗎?
「關稅人」川普一上任就頻頻出招,除了對加拿大、墨西哥及進口鐵、鋁課徵25%關稅,對中國課徵10%的關稅外,4/2還要對進口汽車加徵新關稅,川普投顧可謂周周都在出新菜,牽動股市投資人的敏感神經,上周開始協調停止俄烏戰爭,在兩國都有意願之下,市場對烏克蘭的重建題材有了想像空間,台灣相關原物料股的股價蠢動,我們要怎麼看後市呢?
今年春節休市期間,也發生了一件衝擊科技股的大事,中國DeepSeek新AI模型的優異表現,受到全球的矚目,APP下載數暴增,搶走其他AI科技股的光環,一度造成1/27美、日的AI概念股全面重挫,台股雖休市暫時躲過衝擊,但開紅盤後,DeepSeek效應對台股的影響到底會有多大呢?船長試著以短、中、長期的角度來看。
2023年底船長在專欄中,曾撰文跟讀者朋友分享台特化(4772)的長期潛力值得注意,經過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公司營運及股價大致都如我們預期的方向走,股價跟當時相比已上漲2倍多,近日另一檔特化材料新星-新應材(4749)上巿之前,台特化更出現新一波的買盤,將股價推到歷史新高,成為巿場焦點之一
一年之計在於春,2023年及2024第一季漲幅分別是12%及13%,有好的開始,意味市場投資人對當年度展望的樂觀,迫不及待在第一季進場布局,不但讓第一季就出現大漲,也分別造就二個年度分別創下26%及28%的超強漲勢,2025年會不會延續第三年的大漲呢?
根據各研究機構的2025年投資展望,台股將延續2024年的主軸,焦點仍圍繞在科技股的AI周邊,傳產股(非金非電)今年表現慘淡,可以說幾乎全盤皆墨,只有航空股一支獨秀,尤其是下半年股價愈加明顯
距川普就職還有一個月時間,但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性已提前上任,上周在社群媒體上,川普對中、加及墨加關稅開了第一槍,外資在台股出現沉重賣壓,台灣在墨西哥設廠的電子下游股股價應聲大跌,到底我們該怎麼看這位關稅人對股市的影響,該多還是該空?還是要與之共舞?
你有買債券嗎?今年FED進入降息循環,在進可攻(價差)、退可守(領息)的雙重優勢下,不管是投資專家或是機構法人,都大力鼓吹押注債券,台灣債券ETF的規模由去年的2兆元出頭,大幅成長到目前超過3兆元,增加了近1兆元,把台灣人的錢從保險、存款或股票中擠出來,成為今年資產配置的顯學之一
有一些讀者朋友跟船長抱怨:專家不是說每年第4季都是做多最好賺的時期嗎?最近聽專家建議買股票,而且都是AI、CoWoS/玻璃基板設備或是CPO等主流股,但為什麼都賺不到錢呢?有沒有評價便宜一點且明年還可以成長的電子股,可以穩中求勝呢?
上周四下午台積電法說會交出超乎預期的亮麗財報,正當股市投資人慶祝帶來全村希望之際,卻再度上演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台積電的確大漲50元,帶動加權指數上漲433點,但上漲總家數只有321檔,下跌家數是近二倍的623檔,OTC指數甚至下跌1.14%,似乎市場不怎麼買單,趁台積電的利多調節股票,難道法說會的驚喜只有好到台積電一家嗎?
從9/25一早開始,船長的文章訂閱者每天都會聽到船長的嘮叨,叫大家買陸股ETF,這在9/24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不但會被罵是瘋子,還是傻子,為什麼會出現這麼戲劇性的轉折呢?